第一百五十九章 《瑪蒂爾達魔法》(2 / 2)

“……隻有這段用古穆哈拉文寫的話,能夠很清楚的表達其含義。”薩米將書翻到最後一頁,指著上麵的一段文字說道。

淩銳低頭看了一眼,立刻驚訝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這段所謂的古穆哈拉文他竟然認識,這是穆裏亞文字。他立刻想到了帕娜的那個家族被稱為穆哈拉世係,看來這種文字應該是留存在這個空間的穆裏亞人使用的,因為其家族的名號,所以就被誤當作了穆哈拉文。

這段文字是這樣寫的——“……能夠看懂這本書的人,就是父神選中的人。他將引領我們回到父神的家園,回到永恒。”

“意思很清楚,但這句話卻有些沒頭沒尾的。有點像隱語……”薩拉淡然的話語在淩銳的心中卻仿佛打開了一扇窗。

“能夠看懂這本書的人……”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這本書之所以這麼寫,就是為了讓人們看不懂的。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隻能用“隱語”來寫。可以說這並不是一本佚文書,而是一本隱語書。其中所有的內容都是隱語,隻有知道了破解的方法,將這本書破解出來,還原了原文的意思。它才能夠被讀懂。

淩銳將這個大膽的假設告訴了薩米:“……這才是瑪蒂爾達寫這本書的真實用意。至於這本書的原意內容是什麼……需要的不是翻譯,而是破謎!”

薩米怔怔地看著淩銳,好半晌之後才大聲地叫道:“雷洛!你是個天才!”

這聲呼喊聲音很大,在閱覽大廳裏出了一層層地回聲。這時他們才發現,時間已經到中午了大廳裏靜悄悄地。所有人都去吃飯了。

以最快的速度用完了午餐。兩人回到了閱覽室內,準備開始破譯這本書。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們隻有半天的時間,這點時間就算把這本厚厚的書抄一遍都難,更別說破謎了。

薩米逐字逐行地看著書,生怕漏掉一個字。她在用破解密碼隱語的各種方法試圖破解第一頁。但是花了三個多小時,連一段都沒破譯出來。這讓她不禁有些氣餒了。當她抬頭看到淩銳坐在那邊發呆的樣子,就有些生氣地說道:“你要不要幫我解開這個謎啊!”

“瑪蒂爾達生活的那個年代,最常用的隱語體係有哪些?”

隱語,最早起源於古代戰爭中軍事通訊的需要。為了保密雙方約定一種加密和解密的方法,最終就能將某些特定的需要加密的信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傳遞而保證不被地方所截獲而泄密。

發展到現在這種方法已經成了一種單獨的學科——密碼學。曆史上最早由記錄的隱語被稱為“棋盤”和“瑟斯亞塔”。

這兩種密碼最早出現在斯巴魯和蒂林塔兩個城邦之間的戰爭中。。

“棋盤密碼”當時是斯巴魯人使用的。通信雙方,掌握著相同的m×n矩陣,在該矩陣中保存著所要加密的字符組成的字符集,加密時找到相應的明文字符,然後記下行號與列號。不斷重複上述過程,直到查完所有明文字符,這樣就可以得到以行號與列號組成的一個數字序列。

而接受方接受到該數字序列之後,不斷地從該序列中取出行號與列號,然後在相同的矩陣中查找出對應行、列的字符。由於雙方擁有相同的矩陣,所以就能夠保證接受者可以從密文中還原出明文。在這種加密方法中,密鑰顯然就是那個矩陣。

蒂林塔人用的是一種叫作瑟斯亞塔的棍子來傳遞加密信息。在瑟斯亞塔上,蒂林塔人會呈螺旋形地纏繞上一條羊皮紙或皮革。發信人在纏繞的羊皮紙上橫著寫下相關的信息,然後將羊皮紙取下,這樣羊皮紙上就是一些毫無意義的字母順序。如果要將這條消息解碼,收件人就必須將羊皮紙纏繞在相同直徑的棍棒上,這樣就可以讀出信件的內容了。

這些古代的隱語編碼方法歸根結底主要有兩種,就是置換和代換。

將明文中的字母重新排列,字母本身不變,但其位置改變了,這樣編成的密碼稱為置換密碼。最簡單的置換密碼是把明文中的字母順序倒過來,然後截成固定長度的字母組作為密文。蒂林塔人用的瑟斯亞塔就是這種置換法。

而代換密碼則是將明文中的字符替代成其他字符。例如斯巴魯人用的“棋盤矩陣”。

而如今這些隱語已經成了老古董了。剛剛薩米在用現代密碼學中的解密方法破解當然是不管用的。因為如今的這些密碼,瑪蒂爾達所生活的時代還沒有這些呢。

要破解這本書,首先要知道她用的是哪種古代隱語體係。

“當時最流行的是置換密碼類的格柵圖隱語和帶環密碼類的撒林圓盤……”薩米若有所思地說著。

而這時淩銳的腦海裏閃過一個名字——特魯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