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天津——慢時光中的小日子(2 / 3)

天津鍋巴菜同煎餅果子一樣,皆風行津門不衰。但是,絕不可把鍋巴菜,與炒菜或蔬菜的“菜”字聯想。鍋巴菜柔軟滑潤,清素芳香,既可當菜,又可作早點或正餐,同芝麻燒餅一起食用味美適口。

崩豆張:天津崩豆張

“崩豆張”是天津最有名的一家專作各種豆類幹貨小吃食品的老字號,創始於清代,最初為清宮廷禦膳房專作給達官貴人磨牙消食的小食品。現在的主要產品有糊皮正香崩豆、去皮夾心崩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黃、三豆涼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兒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等。特點為脆而不綿、不硬、不含膽固醇、久嚼成漿、濃香滿口。“崩豆張”總店設在南市食品街,在古文化街設分店。

貼餑餑熬魚:天津貼餑餑熬魚

貼餑餑熬魚是天津人的土產小吃,也是一種家常飯。北方人把煮菜叫熬菜,把魚洗淨後放入大鍋內,加上各色佐料和清水熬魚湯。而所謂貼餑餑熬魚,是為了節省時間,在熬魚的鍋邊上端周圍,貼上一圈棒子麵(玉蜀黍麵)餑餑餅子,鍋熟後把餑餑取出,不僅魚鮮,而且餑餑裏吸收魚湯後也帶有鮮味,十分美味。成品餑餑顏色金黃、底麵焦脆,小魚味鮮湯濃,魚骨酥軟。市內有一些專賣“貼餑餑熬魚”小館攤檔,其中以南市“楊奶奶熬魚”較有名氣。

石頭門檻素包

石頭門檻素包是天津傳統風味小吃,由清末天後宮旁的真素園餐館發明,餡料講究,做工精細,以木耳、花菜、豆皮、口蘑、香幹、麵筋、豆菜、腐乳、麻醬、香油等作為餡料,每個包子都捏成21個摺,旺火蒸十幾分鍾即熟。特點是餡大皮薄、香味濃鬱。

明順齋燒餅

明順齋燒餅為天津傳統風味小吃,創始於20世紀20年,做法講究,具有外皮金黃酥脆、內層綿軟適口的特點。現在在原有的大肉、白糖芝麻燒餅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豆沙、豌豆黃、香腸、棗泥、紅果、咖喱牛肉、蘿卜絲等不同餡料的什錦燒餅。

另外,天津的油炸螞蚱、煎餅果子、北搪海鮮、杜稱奇火燒等等特色小吃也很不錯。當然,天津的四大扒、八大碗也是名聲赫赫,但不適合獨自品嚐,比如,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的八大碗,分細八大碗、粗八大碗、碗前的涼碟酒肴,差不多要滿滿一大桌!

天津街頭餐館、飯店比比皆是,並各有自己的拿手好菜。天津的各大飯店曆來是名廚薈萃,各路風味俱全。

在天津用餐,最省時省力的辦法是到南市食品街,這裏不僅是品味天津美食的好去處,而且還是“津門十景”之一。街上聚集了百家名店,集各種風味於一體:既有正宗天津名菜和風味小吃,又有薈萃全國各大菜係特色菜品;既有久負盛名的宮廷禦膳,又有鄉土風味的農家便飯;既有清真大菜和素餐,又有各式西餐西點。

天津市的特色食品街還有和平區風味食品街、十月美食街等。此外,天津還有一些曆史悠久的老字號,如桂順齋、祥德齋、正興德茶莊、一品香糕點店、四遠香糕點店、杜稱奇蒸食鋪、恩發德羊肉包子鋪、起士林西餐廳等。

吃貨美景攻略

天津,天津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曆史悠久,城市建築獨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棟、典雅樸實的古建築,又有眾多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國的中古式、德國的哥特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典式、日本的帝冠式等,通常把這些外國建築稱為“小洋樓”。天津旅遊資源豐富,市區和郊區的景點都有分布,有自然景點,也有曆史建築景點。逛逛天津的古文化街,體會一把“天津之眼”,到第五大道逛逛,天津的慢時光就是這麼的愜意、閑適。

楊柳青石家大院:天津石家大院楊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