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天津是一個寂寞的城市,小洋樓的繁華與熱鬧似乎隨著北洋政府時代的結束,也慢慢歸於了沉寂。天津既缺少北京那種宏偉大氣的莊重,又沒有上海那種霓虹閃爍的繁華,也不像重慶那樣山重水複,詭譎多姿。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天津是最具有淡定氣質的,天津人總是樂於享受自己的小日子,泡茶館、聽相聲,無比愜意。
對於吃貨們來說,天津之旅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因為,很多人都是奔著吃來到天津的。天津人愛吃,會吃,也舍得吃。要麼說“吃盡穿絕天津衛”呢。據說,乾隆下江南路過天津,嚐過這裏的美食之後,竟將黃馬褂和五品頂戴花翎賜給廚師。由此可見,天津的美食確實令人垂涎三尺。
吃貨美食攻略
我個人很喜歡夜晚的天津,濱江道,入夜後霓虹閃爍,一些具有天津風味的小吃也相繼上街營業。看看夜景,品嚐美食,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
天津的飲食文化馳名中外,不少到天津旅遊的人都是奔著吃去的。天津地處渤海灣,市區有海河流經,主要以河產和海產為主。天津既有登得大雅之堂的天津菜,也有眾多風味獨具的津門特色小吃。到天津旅遊,各色小吃、美食不可錯過。
天津在2008年被評為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徜徉在天津的街頭,你會感受到不同的風情。同樣,天津的飲食也是琳琅滿目、花樣繁多。漫步天津的街頭,你一定會找到中意的口味。這裏既有登得大雅之堂的天津菜,也有眾多風味獨具的津門特色小吃。天津盛產魚、蝦、蟹。“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等筵席必備菜品,有幾分酣暢的豪爽之氣。
天津的小吃花樣繁多,但名氣最大的依然是“津門三絕”,不管名氣大與小,對於吃貨們來說,好吃才是王道。天津的特色美食都有哪些是不能錯過的呢?
狗不理包子:天津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風味小吃的代表,為津門食品“三絕”之一,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曆史。“狗不理”包子鋪原名“德聚號”,店主叫高貴友,乳名“狗子”。他的包子很受顧客歡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賣包子忙的顧不上與顧客說話,人們取笑他:“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日久天長,喊順了嘴就叫成了“狗不理”,包子出名了,他的大名反倒被忘記了。狗不理包子的麵、餡選料精細,製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肉餡鬆散,鮮而不膩,清香適口。現在除了傳統風味,還新添了珍珠包、龍鳳包、海鮮包等品種。我特別喜歡三鮮和蟹黃陷的,吃貨們不妨試試。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為津門食品“三絕”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曆史,舊時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耳朵眼炸糕選料精,製作細,成品為在滾油內炸成的金黃色球冠狀,色澤金黃爆“刺兒”,口感外焦裏嫩、酥皮脆而不硬、餡鮮嫩而不幹、細甜爽口、香味芬芳。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華名小吃。耳朵眼炸糕在天津有數甲分店,和平路,大橋道三中心醫院對麵,紅橋區大胡同商業街,環湖中路等,都可以找到好吃不貴的耳朵眼炸糕。
十八街麻花:天津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是津門食品“三絕”之一,由範貴才、範貴林兄弟創製,本名“桂發祥”什錦麻花,因兩人都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開了麻花店,製售製作考究的麻花,因此又得名“十八街麻花”。每個十八街麻花中都夾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配料組成的什錦酥條,是為特色。麻花炸熟出鍋後還要放上冰糖和青紅絲。成品口感酥脆香甜,而且久放不綿,他們推出的小包裝特別便於攜帶。到天津來旅遊,帶點十八街的麻花送給朋友,是一件很有麵子的事。
大福來鍋巴菜
鍋巴菜是天津具有獨特風味的清真小吃,以大福來字號製作的最有名氣。鍋巴菜以綠豆、小米水磨成漿,攤成薄厚均勻的煎餅,用刀切成柳葉狀塊,澆上用十幾種小料製成的鹵計,再灑上辣椒油、芝麻醬、醬豆腐汁、香菜葉,輕輕拌和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