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比利牛斯山實際上是阿爾卑斯山脈的延伸,具有阿爾卑斯山脈的自然特征。山體主要由花崗岩、古生代頁岩和石英岩構成,並遍布冰蝕穀、冰蝕湖,冰川廣泛發育。現代冰川多集中在冰鬥和懸穀之內。

比利牛斯山氣候和植被垂直變化明顯。以南坡為例,海拔400米以下及山麓地帶,冬季氣溫-6℃~2℃,大氣濕度較小,有典型的地中海型植物,如石生櫟、油橄欖、栓皮櫟等;海拔400~1300米之間,冬季氣溫-6℃~-13℃,降水較多,是落葉林和其他闊葉落葉林分布帶;海拔1300~1700米之間,冬季氣溫-13℃~-16℃,降水量多,是山毛櫸和冷杉組成的混交林帶;海拔1700~2300米之間,冬季氣溫-16℃~-20℃,主要為高山針葉鬆林帶;海拔2300米以上則為高山草甸;海拔2800米為雪線所在,有穩定的冰雪覆蓋層。

比利牛斯山是歐洲大陸與伊比利亞半島的天然屏障。山脈構造具有阿爾卑斯山脈的特征。按地理環境可分西、中、東3個自然區。大西洋水係河流水位變化不大,地中海水係河流水位冬夏變化明顯。山北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山南屬地中海氣候,氣候和植被垂直變化明顯。山地多森林,多硫磺溫泉,以溫泉浴著稱。

比利牛斯山脈是一串古老山脈地質的再現,而不是像阿爾卑斯山脈那樣是比較近代、強勁活躍的造山運動的產物。大約5億年以前,覆蓋現由比利牛斯山脈所占據的這一區域的是古生代時期所創造的褶皺的山脈——海西山脈,現今法國的中央高原和西班牙的中央高地僅為其兩處殘留物而已。這些高山自其出現以來,雖然其他高山比較平靜,沒有什麼內部變形或地殼變動,而比利牛斯地塊卻沉沒在地殼較不穩定的區域之中。

最早形成的地層是堆在花崗岩基礎上被嚴重褶皺的沉積物,它們沉沒後又由第二層沉積物所覆。後來,它們被再一次高高隆起,成為兩條平行的山脈,在原先海西山脈的南邊和北邊延伸。這樣,它們便成為兩條先比利牛斯山脊帶,其中西班牙的山脊帶發育得更充分,這些山脊帶就是現在比利牛斯山主脈的大山嘴。

東比利牛斯山又稱為地中海比利牛斯山,是從加龍河上遊到地中海海岸的一段,這段山脈海拔較低,多為由結晶岩組成的塊狀山地和山間盆地。

黑森林——夢幻之林

黑森林,又稱條頓森林,位於德國西南巴符州山區,由於在南北長160千米,東西長60千米連綿起伏的山區內,密布著大片的森林,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因此得名“黑森林”。

黑森林是德國的旅遊勝地,許多格林童話中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都發生在黑森林中。它是德國中等山脈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這裏到處是參天筆直的杉樹,林山總麵積約6000平方千米。黑森林是多瑙河與內卡河的發源地。山勢陡峭、風景如畫的金齊希峽穀將山腰劈為南北兩段,北部為砂岩地,森林茂密,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南部地勢較低,土壤肥沃,山穀內氣候適中。金齊希峽穀沿途的深山湖泊、幽穀森林等原始景觀也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的興趣。

挪威北角——世界的盡頭

北角是挪威最北端,位於挪威芬瑪省的麥格萊島上,它也是歐洲最北端的海岬。從北角到北極點僅有2110千米。

北角地區的地形是一片橫切前寒武紀砂岩層的高原,沿海一麵呈峭壁,海拔307米,氣勢雄偉。1553年,一位英國船長理查德,帶領船隊繞過歐洲最北端時,將這一雄偉壯麗的海角命名為“北角”。1873年瑞典國王奧斯卡爾二世到訪之後,此地便名聲大振。

北角所屬馬格爾島麵積436平方千米,分居於5個小漁村。其中3/4住在漢寧思域漁村內。捕撈是這裏主要的收入來源,其次是旅遊業。

來到北角,不僅不讓人感到淒美和絕望,更多的則是給人們帶來神秘的遐想和無限的憧憬。遠遠看去,那塊花崗岩從懸崖邊翹出。多少年來,這塊古老的岩石就是漁民、商人和海盜的航海標誌。岩石上矗立著一座鏤空的地球儀雕塑就是北角的地標。周圍是幾近垂直的懸崖,下麵是壯闊的北冰洋,觀景台入口處有一座彩色石塊堆成的四方台,上端立著指向北方的箭頭,箭杆上標明了北角的緯度——北緯7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