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海外華商的夢(1)(1 / 3)

危機過去了,我的心卻難以平靜。隨時隨地,那種空落感、不安全感都會爬上我的心頭。

L:

我,不,準確地說是我所寓居的親戚家正在經曆著一場災難。這場災難將如何發展,如何收場?它將把我們拋向世界的哪個角落?目前都還無法斷定。

大約半個月前,我的親戚在香港辦完一宗貨物(味精)的出口手續,就匆匆飛回洛美市。他回來的第二天早晨,我們聚在餐廳吃早點的時候,對我說:

“你不是想了解這裏各方麵的生活嗎?一會兒,我們去市場轉轉。”

“好,謝謝您。”

於是,他親自駕駛著黑“奔馳”車,帶著我在洛美市的各大超級市場和專賣味精的商攤前詢問,逗留。

在這裏,他算是個德高望重的老老板了。每家市場和商店的老板都認識他,每位老板--不分膚色和國籍--見到他,都恭而敬之地寒暄問候。可是,越是在市場上兜轉,他的精神越不好,以致那原是六十歲的老人所少有的健美步伐,竟一下子蹣跚起來,那原本紅潤的麵龐也現出一股蒼白。

我莫知所以地走在他的身邊,擔心地問道:“您不舒服嗎?”

半晌,他回答說,“不,身體沒什麼,可這市場的情況卻令人不解。怎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味精市場上全部標成T氏公司專供了!這樣下去,我們的飯碗會被人家打碎的!”

我是個商盲,市場標明的字樣又全是法文,盡管老人十分焦慮地回答著我的問題,我仍然如墮五裏霧中。

原來,由於長期的貧困落後,非洲人民在飲食方麵是從不講究的。主食隻有大米飯、玉米麵蒸糕和麵包;副食往往是烤魚,或者把牛肉、土豆、洋蔥切成塊,放在大鍋裏煮熟。至於蔥花、薑末、醬油、醋、花椒,大料等調料,他們一概不懂得去用。我的親戚發現了這種情況,七八年前,從香港買進了一些味精,在市場上小規模地推銷,試用。這裏的黑人一下子領略了味精的妙處,深感到炒菜用了味精,其味道甘美清香,勝過以前吃過的所有菜肴。於是,味精就從洛美到阿克拉、到阿比讓、到貝寧、到尼日利亞……,幾年之間,它竟象味覺的神,風靡西非,到處得到推重和崇尚。我的親戚也就從幾紙箱到幾集裝箱,十幾集裝箱地從香港大規模地進口,轉口。商業興隆,大發其財。幾年中,他成了洛美市數得著的富商。去年,他得到了一個商業情報:一位來自台灣的T小姐也在經營味精生意。開始,他對這個情報是疏忽姑息。他總覺得,他是引進味精,打開非洲市場的始祖,別人,即使經營一些也無關宏旨--因為西非的各大客戶都攥在他的手裏,別人是成不了什麼大氣候的。何況,用他的話說:“我們吃飯,也不能讓別人餓肚皮。”然而,後來的情報則日漸吃緊:這位T小姐原非等閑之輩,她畢業於台北大學商業係,是台北市一位巨商的女兒,年齡還不到三十歲,而且頗富姿色。她為了有利於市場競爭,到洛美不久,就同多哥一位在野黨的黑人領袖結了婚。官、商結合,其競爭力就成為單純商界所難匹敵的了。市場形勢如風卷殘雲,沒想到,就在我親戚的二十個集裝箱正從印度洋到大西洋、向洛美口岸駛來的途中,T小姐和T氏公司卻壟斷了整個西非市場!這意味著老人的幾十萬美元的貨物將壓在手裏,意味著他七八年中經營的資產行將破產!這怎麼能不使他悚惕又慌亂呢……

他重新發動起黑“奔馳”,象是對我,又象是自言自語地說:“去T氏公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