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哪一方(1 / 2)

顧林和寧海昌沒有在鑄鋒店鋪多待,選好武器之後就離開了。

顧林以一根金屬絲編成的細線纏住斬妖這把古劍,負在了背上。這把斬妖足有三尺有餘,負在背上的刹那,便能親身感受到這把劍的厚重,甚至在極靜之時,似乎還能聽到寒風呼嘯的聲音。他心中微微一動,腳下步伐不慢,跟著寧海昌又去了其他幾個地方,買了食物和傷藥。

如此過了大半日,把所需物品購置齊全,才回到所住之處。

還未入門,有人迫不及待走出,對寧海昌說:“昌哥,這屋有怪事發生,你看屋頂,這大冬天的,居然有草長出。”

寧海昌抬頭向屋頂看去,見斜攏的青磚綠瓦之間有一片鬱鬱青青,不由疑惑起,但片刻後笑著說:“這是吉兆,你們回屋吧,咱們這趟出去定然沒事。”

寧海昌雖然這麼說,不過眼角餘光偷偷向顧林撇去一眼,昨晚隻有顧林一人去過屋頂。

但寧海昌剛把餘光望去顧林,就立刻看到一雙有微光閃動的眼睛。寧海昌這次沒有躲避目光,反而頗有深意的說:“顧林,你看這怪異景象,是我這破屋住進貴人了嗎?你會是那個貴人嗎?”

顧林說:“我不是貴人,不過拿了你的東西,我肯定會幫你們把這事做好。”

寧海昌笑起來,笑容像破開陰霾灑下的陽光,他說:“如此最好。”說完,寧海昌走進屋中,隻是顧林還在原地,不知道為什麼,他剛才手握緊幾分,甚至想拔下背後的斬妖。

顧林隨後進屋,四人圍坐在一張木桌,紛紛說著出去之後的注意事項。隨後寧海昌把買的武器發給其餘兩人,那兩人顯然之前沒接觸過刀劍,所以入手一刻,就迫不及待揮舞起,耍起來也是有模有樣。不過寧海昌製止他們,隻有他去過迷霧森林,所以知道內中的危險。即使拿著武器,也沒有絲毫輕鬆愉悅,反而覺得手中長劍格外沉重。

顧林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說一句話,隻是安安靜靜聽著寧海昌說的話,其中讓他微微一動的話是:不僅要對付野獸,也要防著其餘閑人武夫,殺人奪寶之事時有發生。

越國地處天涯之北,邊陲之處戰事不斷。在這個動蕩的年代,外亂尚且不能消除,哪兒還有武力平定內憂。所以盜匪在荒郊野外屢見不鮮,甚至在一些時候,城外的武夫士兵也可能化身為盜匪。在絕對的利益麵前,任何人都難免不會有二心。

隨後是午飯時間到,討論也終於有了定論,決定下午就出發,為期兩天時間。這頓午飯,不是平日粗茶淡飯,而是四道小菜,全是肉食,已經足夠豐盛。對他們來說,出去之後又有幾人能回來,始終是寧海昌心頭不能不想的問題,而一旦思索起這個問題,寧海昌就會升起退縮之情。

在獸潮將來之時進入迷霧森林,實在是太冒險的舉動,不過富貴險中求,如若不是太冒險,憑什麼有如此豐厚而且是他們也能接到的任務。

眾人吃的很開心,隻有寧海昌一人沒有食欲,卻要強顏歡笑。

飯後便是出發之時,顧林背負包裹,手提長劍,跟在寧海昌身後。

入冬時節,除天氣變冷之外,沒有絲毫冬天的特征。沒有見過雪的顧林期待一場雪。他不知道這種期待從何而來,甚至為什麼會想到雪這樣幾乎從沒出現過的詞。他隱約覺得,隻有見到的東西越多,才能觸摸到心中那道望不到盡頭的高度。

顧林心中思緒潮般湧動,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城門處。在這裏,可見有很多像他們一樣出城的人。其中有幾人相貌猙獰,立刻把目光拋向這支年輕的隊伍,眼中有掩藏不住的壞心思。不過寧海昌仿佛習慣被這些目光的注視,他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大搖大擺的走出城門。

剛出城門,那邊有個魁梧的漢子立刻說:“回來的時候交一半的東西,否則讓你們連城門都進不去!不過,像你們這樣的,還能再看到城門嗎?”

大漢的諷刺惹得附近人都笑起來,寧海昌沒有說話,帶著眾人繼續向前走。

那大漢也不再說話,反正他就待在這個城門,既然出去,那遲早是要回來的。至於其他城門,早已被其他人守著。不過大漢很懷疑這隊伍還能不能回來,能碰到像寧海昌這樣很好欺負的狩獵者是很難得的。大漢竟希望他們能夠回來,帶足夠多的東西回來。

遠去城門之後,同行的一個比寧海昌小一點的人說:“昌哥,像他們這樣明目張膽,就沒有人管嗎?”話中隱有擔憂之情。

寧海昌說:“就是像他們這樣沒本事的人,才隻能守在城門,連迷霧森林都不敢進去。咱們要是真的回來,你覺得他們敢動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