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再說話,繼續跟著隊伍往前走,不過眼中閃亮之處帶有對寧海昌的崇拜之情。
去往迷霧森林有一條土石大道,大道兩邊是深青色針葉的樹林,遙望遠處有伏起的山脈,那便是迷霧森林。迷霧森林有各種各樣的樹木,無一不是樹齡數十年,而且即使是在冬天,葉片也沒有裝黃之意,隻是顏色更重,看起來像久經風雨的巨獸的皮膚。以顧林目力所及,至少還有一個時辰的路程才能達到迷霧森林。
越是離近迷霧森林,莫名的壓迫感就越重。而且呆久了,被葉片遮蓋的森林中,總感覺有鬼影亂竄,甚至一些偏深幽暗之處仿佛有鬼火迸發,四處招搖。偶爾的一陣風吹,惹得林中嘩嘩聲不止,聽起來格外恐怖。最主要的是,因為迷霧森林太大了,所以一路上根本沒有遇見其他探險者,突然間就生出這個世界惟剩他們四人的想法,所以大家不由湊近一些,生怕被拋下,被這個世界拋下。
顧林緩緩跟著隊伍前行,眼中靈芒幾乎不間斷的閃動。因為是在白天,所以如果不是對視著顧林的眼睛,平常人根本發現不了什麼,隻會覺得顧林的眼神比較清澈。
高大的樹木,低攏的草叢,全被收入顧林眼中,對他來說,這些隻有有無靈氣的區別。他能看到迷霧森林深處靈氣格外濃鬱,但每望去一眼,就覺得心猛然跳動幾分,一股壓抑之情始終徘徊在這裏,揮散不去。而且遠望一訣在這裏也格外受限製,每當把靈氣聚在眼睛中遠望時,無形之中仿佛有層障礙,使目光難以望遠。不過即使這樣,也比平常人要看得多、望得遠。
就在他凝神觀望四周環境之時,一道人影驟然間出現在他的意識中。這道人影似乎還沒發現顧林已然發現他,還在被樹葉遮蓋起的樹杈上一動不動,顯然存的不是什麼好心思。當下顧林定住不動,指著那人潛藏的樹,對寧海昌說:“那棵樹上藏有人。”
寧海昌聽後大驚,連忙製止另外兩人前行,然後朝那棵樹所在方向深深看一眼,然後對顧林他們說:“接著走。”
顧林目光還在那棵樹上,有一刹那,與潛藏那人目光對視上。那人眼中有能察覺到的火熱,還有一分鎮靜,而且還是非常有耐心的。他在被眾人發現之後也沒現身,不過寧海昌也沒有強問對方出處,雙方很有默契的繼續做著之前的事。不過顧林卻總是有種被人盯著的不適之感,手中斬妖一直緊緊握著。
若是一人,顧林不介意給對方個教訓。
但現下他還跟著一個隊伍,一個年輕又弱小的隊伍。看起來,顧林也屬於這一行列。聽聞俗世武功招式變幻莫測,隻與野獸較量過的顧林,也不知道能否打得過對方。畢竟人和野獸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有無靈智。而有無靈智,使決鬥不再僅是表麵武力的顯現。有時運氣也對局勢有很大的扭轉。
既然對方沒有先動手,顯然是這支弱小的隊伍還沒從迷霧森林出來。下次再遇到,難免不會殺人奪寶。寧海昌知道這個道理,顧林也知道這個道理。寧海昌選擇隱忍漠視繼續向前,顧林也隻好依著他繼續向前。在這幾日與寧海昌的相處中,顧林知道自己現下最應該學習的是什麼。就像寧海昌一樣,是隱忍!
就這樣,顧林這支隊伍平安無事來到迷霧森林邊緣區域。期間又遇到幾支狩獵的隊伍,大家相互警惕卻始終沒有動手,誰也不知道附近還有沒有第三支隊伍潛藏著,坐等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發生。
這時,寧海昌從懷中拿著一份紙卷泛黃的地圖,上邊簡單勾勒著鮮紅幾筆,那是迷霧森林中危險區域。不過沒有標注的區域,也同樣值得重視。因為這地圖不知流傳多久,裏邊情況說不定早已有所變化。寧海昌指著地圖對大家說:“這是咱們現在的位置,而這裏是有明心草的地方。我手裏的地圖可是尋常可見的,不值錢,也不能為我們提供有用的信息。所以這裏不但有明心草,還有同樣找明心草的人。在另一處,雖然被標注危險,不過也可以去試試。你們呢,決定去哪一處?”
另外兩個人沒有說話,他們是肯定會跟著寧海昌走的,所以寧海昌這話其實是說給顧林聽的。顧林看了看地圖,思索起來,卻遲遲不能定論。寧海昌也不著急,畢竟關乎性命,再怎麼思考都不為過。片刻後,顧林沉吟一聲,說:“去這裏。”
他手指著的方向,正是那處標注危險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