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桑耶寺傾談(1 / 3)

喝了點酒,真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大家開懷暢飲,不醉不歸。來到這裏,仿佛大家都不是原來那個每天都要上班的自己,現在在我們的世界裏,有的隻是旅行、朋友。

回到旅館,大概是因為洗過溫泉的緣故,很快就沉沉睡去。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分別上路了。他們打算去日喀則,而我的下一站是從桑耶寺前往林芝。我們的時間都很緊湊,沒有過多時間留下來盤桓。

在去桑耶寺的路上,雅魯藏布江時隱時現,水環繞著連綿的山脈,有種唇齒相依的自然韻味。偶見矮小的灌木呈蘑菇狀分布,是這個季節沿途少見的夏意,植物的外衣僅有淡黃和深綠。因為車在海拔很高的盤山路上穿梭,雲彩似乎垂手可得,有時又覺得更像一粒粒剛出爐的棉花糖——甜,形麵上的感覺從心底彌漫開來,下意識舔了舔幹裂的嘴唇,意猶未盡。

從拉薩市區到桑耶寺渡口大概要3個小時。然後乘船到達雅魯藏布江的對麵,因為逆流,乘船時間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左右。對麵的渡口在一個柳樹林裏,然後坐桑耶寺的中巴,從渡口到桑耶寺大概需要時間50分鍾。

在安妮寶貝的書中,我曾看到過一段關於桑耶寺渡口的文字,當時感覺沒有什麼特別。可能隻是因為我自幼就生長在河邊,坐慣了船吧,以至於在渡口——這種奇妙的地方也沒有過多感想。不過每次坐船我都會想起“十年修得同船渡”這句話,在西藏這種到處充滿山的地方,渡口就顯得異常奇妙了。上船之後我就仔細觀察同船的人,突然就驚叫起來。你不得不佩服上蒼的奇妙安排,真可謂人生何處不相逢,我竟然看到了曉歌。原來她下了珠峰之後一直流連在拉薩,去了布達拉宮、大昭寺等地方,最後就來了桑耶寺。她也不曾想到會和我在途中相遇,所以見到我時也是歡喜雀躍。其實曉歌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但是又有一種堅毅的品格,可以獨自走在一條路上不至東張西望。

入住

過了渡口後,又坐了幾十分鍾的車才來到了桑耶寺。桑耶寺在漢語中是“超乎想象”的意思。陽光下的桑耶寺金碧輝煌,各種顏色的建築縱橫交錯,衝破了一貫的視覺常規,在驚歎色彩的交替中做了最快的角色轉換,如此的華麗莊嚴讓我在原地突然愣住。

進入桑耶寺,我們首先去寺內的旅館辦理了入住手續。寺內的小旅館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很安靜。一樓單床價格為15元,每間房5張床,條件較差,味道較重;二樓單床價格30元,每間房3張床,衛生條件好一些,但所有的床墊都是一個厚厚的海綿墊子,晚上睡起來很熱。我們在二樓選了房間,我們都是行者,少了些俗世的觀念,兩人就在一個房間裏住了下來。然後顧不上休息,直接下樓進寺中逛了起來。

永恒之塔

遠遠看去,寺中幾座不同色彩的塔聳立在藍天下,格外莊嚴。是的,這是藏民心中的宇宙!整個建築以“烏孜”大殿為主體,象征宇宙中心的須彌山;在“烏孜”大殿的四方各建一殿,象征四大部洲、四方各殿的附近各有兩個小殿,象征八小洲,而且在塔周圍遍架金剛杵,象征佛法堅不可摧,其構思,獨一無二!傳說曾經有一個沙彌,因為作法觀看了須彌山,回來之後就將其畫成圖紙,蓮花生大師就是根據那張圖紙修建了桑耶寺。

桑耶寺內最顯眼的就是代表著永恒的白塔了,所以我最先來到了白塔下。白塔建在大殿東南角,形製與北京北海的白塔有些相似,皆用石塊、石板砌成,因塔體全為白色,故名“白塔”。在塔基的方形圍牆上,在腰部以上逐層收分如階梯,上有覆缽形塔腹。但覆缽扁平而寬大,沒有龕門,寶刹上置十七環相輪。在轉經道旁有十六羅漢石像,分別雕刻在方形石板上,極為精致。而其他幾座塔雖然顏色不同,樣子卻差不多,有黑色、綠色、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