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桑耶寺傾談(2 / 3)

站在塔下,在仰望它的時候,內心非常平靜而且充滿崇敬。其實在來西藏之前,看到這兒的圖片,我就想,如果有一天置身於那樣的天地,會不會俯身下跪?在那種純淨的地方,會不會心無旁騖,沒有絲毫雜念?此時,我站在白塔之下,體會著那種感覺。我曾看到幾個裝備簡單的外國人,急速跑到塔前跪下,又磕了幾個響頭。我何嚐不是一樣?除了頂禮膜拜還能做什麼呢?

佛門淨地

來到大殿前的時候,我的心情變得起伏不定,被濃厚的宗教氛圍層層包圍,甚至走路的時候都不敢出聲。桑耶寺的中心主殿坐西朝東、殿高三層,樣式別致,獨具風格。從遠處眺望,大殿有五層樓,實際隻有三層,這三層各屬不同的建築風格,大殿的建築吸取了西藏、內地、印度的構造風格,底層采用藏式建築形式,中層采用漢式建築形式,上層采用印式建築形式。當我的眼睛與釋迦牟尼佛的目光相遇時,他透徹的眼神仿佛已洞穿我的一切,以前在內地就接觸過蓮花生大師的生平,所以現在看到他的塑像很親切。縱然蓮花生大師在降妖除魔的過程中顯現憤怒扭曲的麵孔,但並不會讓人感到恐懼,隻有對他的無邊法力的羨慕和欣賞。

大殿裏到處都是壁畫,而這些壁畫看上去雖然不動,它們卻不是沉睡的,它們在空氣中,在人們虔誠的朝拜目光中輕舞。每次站在壁畫前,我都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仿佛我能憑借這肉眼凡胎穿透曆史,看到過去。在壁畫之前,仿佛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動,因為過去總在眼前縈繞;但是轉瞬你又會覺得光陰似箭,因為曆史不過是一瞬。

在壁畫上記載曆史、留住曆史、再現曆史是別出心裁的決定,是巧妙絕倫的實施。到如今,桑耶寺已是無可媲美的建築奇跡,不可替代的精神棲居之所。如果麵前壁畫已經斑斕,那就更加奇妙,就像在曆史的麵前,輕輕揭開它的麵紗,那種獲得真相的奇妙感覺會讓人瞬間迷醉。所有的史實和傳說在酥油燈的香氣和光亮中變得遙遠且迷離,各種場景交織的畫麵猶如電光火石般在腦海裏洶湧浮現。在無限的肅穆和寧靜中,讓你領略藏傳佛教的純粹,同時帶來你無法逃避的心靈震撼!所以這裏就像一扇通向曆史和未來的門,也是一扇通向靈異之地的門,不用考慮時間的存在,因為在這裏你感覺不到什麼人神之分。

思想的岔口

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個電影片段,一個年輕人每日都會去寺廟裏聽僧人講經,但是他隻站在殿外,從不走近大殿。在一個下雨的下午,他仍然站在雨中聽經,寺內的僧人就讓他進殿去聽,此時他終於開口說話,他說他罪孽深重,在沒有洗淨之前,他是不會進殿的。而此時,我就站在大殿的門口,麵對裏麵濃濃的宗教氣氛,我在想我是否有這樣一個勇氣,走進這座大殿再也不出來呢?隻是世間多少紛擾事,怎容我一時拋卻。

歎口氣,懷著虔敬的心情,我和曉歌從大殿走了出來。我們從桑耶寺的後門出來,在圍牆之外的小樹林走走。穿過小樹林可以看到一片草地,有點濕地的性質。也可以沿著哈布日神山的山腳往江邊走走,都可以看到比較好的風景,路途中可以看到一些小房子、莊稼地、野兔、犛牛、鳥兒等,皆是世外桃源的樣子,好不讓人興奮。隻是我們內心都很沉重,無緣享受這世外的清寧。白塔仍在我的腦海中浮現,關於永恒的概念仍在心頭打轉,我們能否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正義,這一切都讓我無心閑遊,隻好回到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