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桑耶寺傾談(3 / 3)

何謂永恒

在天黑之前我們回到了寺內,匆匆吃過晚飯後我就趴在床上開始寫納木錯的遊記,曉歌在對麵床上翻著圖冊。後來我們便聊起了人生、輪回。她問我是否相信佛的世界,我不能回答,但是我知道如果你去做,肯定能夠抵達一個清寧無爭的境界,雖沒有驚喜卻也不會有煩惱。尤其對我們這些靠思想活著的人,又哪裏需要什麼現實依托呢?

“看到那些塔,你想起的是什麼?”她放下圖冊問道。

我沉默了一會,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其實我找不到某種單一的想法,那一連串的思緒很難表達出來。我這樣回答了她。

“當所有的人都拍打著時間的浪潮,前呼後擁被時間驅趕,我們麵對眾多生靈,已分不出高貴與卑賤。我們茫然地看著這個世界,覺得善與惡都是一生。當命運的旋渦席卷而來,我們甚至來不及看一眼自己的樣子,就被迫出發或者結束。但我要告訴你,也告訴所有的人們和我自己。有一人,他站在時間之浪中流的礁石上,正注視著我們。盡觀此時此刻喧囂無法分辨,盡管我們匆忙無暇定睛,都有那麼一人始終注視著我們。”

“他會公正地將光明與潔白指給高尚的人,將糜爛與腐朽指給邪惡的人。他會告訴我們誰是被時代放逐的王,也會告訴我們王者將要歸來的日子。他會呼喚我們,像命運的擊門聲一樣富有磁力地召喚我們,讓我們在暗夜裏彷徨驚醒,趁著月光前行。”

“其實惡並不因為懲罰才被顯現,也不因為既存的善惡觀念才被定義出來,而是因為它本身就帶著罪。在人類締造善惡觀念之始,它就是不好的,因此人類才漸漸締造了這樣的善惡觀念。這一點足以讓我們相信真理與正義的永恒性。”

我說,看到塔,我就想到了永恒,想到了我們這個世界,以及這種生活的虛妄。

當夜,我和曉歌都是久久不能入睡。我在想,如果用一生來解讀桑耶寺,或許可能看到它的靈魂,而用一天解讀桑耶寺,也就隻能看到它的萬分之一。當我說出我連一天的時間都沒有用上時,我的筆在顫抖,我的心在懺悔。但是我在內心跟自己說沒有更多的時間解讀,並不代表我沒有那顆熾熱的解讀之心,我把我的心留在了寺裏。我始終害怕命運被定格在一種可能上的那種感覺,沒有希望沒有生機,沒有命運。命運隻是生命中不停的選擇所連接起來的軌跡。生命,充滿太多的選擇,孝順與懺逆;理智與癡迷;愛心與狠毒;信仰與褻瀆,就是這些選擇,組成人類千差萬別的命運。

第二日,我和曉歌匆匆離開了桑耶寺,在陽光下回望那永恒的白塔,想著在白塔下對自己內心說的話,想象著我那粗糙的身體總有一天會有珍珠的成色和質地。永恒的白塔啊,在最後的跪拜中,由於萬般不舍,我潸然淚下。

我看著曉歌說,桑耶寺,也許是讓我相信這個世界存在著永恒真理的地方,也許是我的終點,也許是我的起點。它已在我心中,我也曾在它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