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光影歲月(3)(1 / 3)

有時英子會想,如果當時不選擇遠,選擇老鄉的舅舅。會不會就不一樣。自己也不會這麼不開心。同遠沒有了一點溫情,其實英子很想好好同遠相處,隻要他出口不說傷人的話,好好幫英子打理工廠,但這隻是英子自己的想法,因為遠是不會幫她的。他隻會做他自己的事。

2010的英子,有了房子,有了車,有了聰明的兒子,但她沒有美滿的婚姻。有時她會想,比起在山村的日子,比起一般的打工者,比起父母的日子,自己安蔚自己這就是千千萬萬的人過的日子。沒有老公的愛又怎麼樣,有個好兒子,有愛自己的父母,就夠了。日子還得過。天下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呢。為著兒子,為著父母,自己走不出,也不敢走出圍城。

開著車走在上班的路上,望著新出的太陽,英子想新的一天,新的日子,老的過法,這是不是天下像我一樣的人的悲哀?但不論怎樣,日子還得過,為著愛我們、我們愛的人活著。不是嗎?活著就有希望,就有盼頭就有辛福。

啤酒瓶裏的愛

讓時光倒流到十五年以前,讓你的目光隨著我的鏡頭一起閱讀這酸甜苦辣卻又真實的百味人生——

48歲的他,正是家裏頂梁柱的時候,在兩百多號人的車間裏,當著調度,雖然沒有成就感,但還是有一絲的滿足感。45歲的她和他在一個廠,雖不是一個車間,但天天兩人一起上下班。幸福但清貧的家庭中,一女一兒快樂的在成長。

生活的變故常常沒有任何征兆。尤其在計劃經濟年代,習慣了供銷分配製度,當企業站在改革的風口浪尖時,誰都沒有想到會是怎樣的結局。這麼大的廠子怎麼說倒就倒了呢?一下子,裁員,離崗,待產,申請破產等工作一項項接連而來,來得這麼突然,讓人沒有絲毫的思想準備。他和她因為年齡超過45歲,被提前內退在家,雙雙下崗。

下崗後的第一天早上,習慣了早起的她,像往常一樣忙忙碌碌,準備著出門上班,他在旁邊默默地看著她做著這一切,眼看著她快要出門了,他輕輕攔在門口:“別忙了,今天,以後,我們都不會有班可以上了!”明白過來的她,悄無聲息地走回房間,拿出厚厚一遝獎狀,那是年年的先進生產者獎狀,每一個獎狀上都凝聚著她的汗水和智慧啊!巨大的失落中,她抱著這遝獎狀失聲痛哭,多想把心中的委屈和哀怨都哭出來啊!下崗在家就意味著兩人的收入加起來隻有三百元啊!兩個孩子的學費,家人的日常生活開支該怎麼辦呢?這樣的年紀了,能再去幹什麼呢?肆意流淌的淚水中,她一遍又一遍的撫摸著那些獎狀,生活在他們即將進入老年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變化竟是讓人這麼的心酸和沉重!

一陣陣揪心的哭聲中,他走過去扶住她的肩頭。”隻要我們都在,就一定會有改變!”不多的積蓄已經交了部分房款,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下崗,取消福利房這些倒黴的事,全讓他和她這一代人碰上了!可是生活卻不會因為下崗而對你有所寬容,家裏還有兩個孩子需要扶養,這個家還要維持下去啊!淚水和絕望過後,他開始憑著他的技術,在外接一些小型的機器維修,而她,去洗澡堂打過短工,跑中介組織,找一些適合自己的零工。生活雖大不如以前,但也慢慢的有了起色,兩個孩子很懂事,學習上也用功了很多。從來不主動要什麼東西。最艱難的一個月中,全家人沒有吃一頓肉,幾乎忘了肉的香味。那天,他去一個私人的煤場給人修機器,老板走時給了他一百元的勞務費,是十元的十張,他羞澀的告訴老板,希望給他換成一元的一百張,最好是新的,因為他想回家給兩個孩子兩張。老板明白了這位下崗工人的心思,到銀行給他換了一張嶄新的一元紙幣。臨走,請他到小館子吃飯,還喝了兩杯酒。多長時間沒有喝酒了?多長時間沒有吃肉了?麵對著滿桌的菜,拿起筷子的他,眼前浮現的卻是家中的她和兩個孩子親切的麵龐。他又一次的請求,能給我老婆和孩子裝一點嗎?老板點頭答應,並為之動容。推著自行車走在回家的路上,他高興的哼起了小調,由於喝了幾杯酒,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快到家門口處有一根電杆,實在走不動的他,索性停了車子,靠著電杆坐在地上,從口袋中拿出嶄新的一元紙幣,“一張,兩張……”慢慢數起來,夕陽的餘暉在他的臉上折射出幸福的光芒,這可是自他下崗以來掙得最多的一次,這一張張紙幣中,載著他的許多心願,她的新衣服,孩子們的好吃的……

後來,他和她從別人手中以一萬元的價格轉讓了位於小城十字路口的電話亭,捎帶點小百貨。因為誠實守信,服務周到,借的錢兩年就還清了,生活逐漸變得安康,大女兒已經參加了工作,業餘又去做家教,緩解了家庭的壓力。兒子讀書也很用功,生活慢慢走上了軌道。茶餘飯後他又恢複了喝啤酒的習慣。隻是每次喝完的啤酒瓶,一定是他悄悄的收起來,湊到一定的數目,去廢品收購站兌換。他將每次兌換的錢存起來,盡管那是幾張不起眼的毛票。兒女們也百思不得其解,生活好起來了,他為什麼將他喝啤酒兌換的錢看的那麼重要?他也不去解釋,隻是默默的存著自己的錢,他笑稱這是他的私房錢,別人沒有幹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