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性不喜食生蔥,那味道於我的胃口始終不能調和,雖然我多少次試圖糾正這種“不良習慣”,卻都以痛苦的失敗而告終。時至今日,我依然是特立獨行的不食生蔥者,外出時也常常會帶來諸多的不便,這時,就會想起小時候母親的訓斥和教導。當年我在母親身邊時,就因為這個毛病,挨了許多責罵。“你是想行善積德還是怎麼的?”“你是‘一貫道’?”在母親看來,“一貫道”與“行善積德”、“秉性難移”或許沒有多少差別,然而,我也從此對“一貫道”這類的事特別敏感。等我去林場的時候,母親把希望寄托在了集體生活對我這個“知識青年”的改造上。一位當年曾在南泥灣開荒的三五八旅的事務長老李,是天津人,他特別會做飯,有緣成為我們知青食堂的大廚師。他當年因為娶了地主成分的漂亮女人被開除軍籍,定居他鄉。這位大廚師每天給我們做出可口一些的飯菜,贏得大家的好感,他對我的“怪癖”也給予相當的理解和寬容。時至今日,我積習難移,對混放了生蔥的食物,絲毫不能含糊,即便偶爾間有蔥絲蒙混入口,腸胃裏即刻便會翻江倒海般地折騰,有時候竟然讓我想到反芻動物。母親對我的改造運動徹底失敗了。
母親年輕的時候,隨部隊工作的父親在河南商丘的工廠做了工人,後來因為有了我和姐姐,特別是1960年困難時期,她辭去了工作。以後又有了兩個弟弟,從此心安理得做起了家庭婦女。等我們稍大一些時,她開始做城裏一個集體商店的負責人,當過城鎮上的人大代表。她常掛在口邊一句話:“做甚的務甚,討吃的務棍。”很有些拿得起放得下的派頭,實際上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幹一行愛一行的“愛崗敬業”精神了。姐姐上班以後,頗有些淑女的風度,順其自然,從來不爭不鬥,有時候還表現得很退讓。記得母親告訴她:“領導讓你幹事的時候,不要說幹不了。誰的本事不是學來的?”“人笨幹中學,刀笨石上磨。”真有些實踐出真知的味道,也是我們常常說的“學中幹”和“幹中學”。
母親屬於長相端莊、體魄健康的聰明女性。她算不得有多少知識,卻始終好學上進,而且非常喜歡整潔幹淨,氣質風度俱佳。母親與周圍的人們,保持了良好的關係,豁達和幽默是母親性格中的重要部分。前些日子在太原的鍾樓街,母親接受記者關於人民生活水平的采訪,竟然講得頭頭是道,振振有詞,比我這個從事人文曆史研究工作的人在鏡頭麵前要自如得多,那也是她的本色。
我們深深熱愛自己的母親。
第二十二(節) 各領風騷
每每在新人喜慶的儀式上,我們所麵對的不僅有新娘新郎,通常也有“老娘”——尊敬的新郎之母。此時此刻,老娘的積極性絕不亞於新娘,角色的重要性也不在新娘之下,新娘老娘聯手進行一次人生角色大轉換,各自都是本色演員,駕輕就熟,怡然自得,所以好戲不斷,贏來滿堂喝彩。你看,婚禮上的新娘流光溢彩,嬌羞動人,婚禮中的老娘沉著幹練,滴水不漏。反之,老娘楚楚動人直冒傻氣,新娘老謀深算應答如流,賓客就要胃口大倒,以為其中的哪位出了毛病,逗新娘的樂趣也就不會長盛不衰。如果說女人是樂曲,我願把新娘比作浪漫溫柔的圓舞曲,把老娘比作深沉悠揚的交響曲。將年紀大些的女性稱作老娘,絲毫沒有貶損或不恭之意,隻是從年齡與新娘的對比上用了一個方便通俗的名詞,況且新娘也有成為老娘的那一天。
歲月留給生物的痕跡是難以抹去的。在我上山下鄉的日子裏,林場的老工人把鬆樹斷切麵指給我們,那一圈一圈的木紋清清楚楚記載了樹的生命流程,任憑你是聖人賢哲,也不能奈何時光對生命的真實記載。涉世未深者言談舉止上的魯莽和率直,在曾經滄桑的人眼中也許是幼稚可笑的,卻也不乏可貴可愛之點;飽經世事者在待人接物方麵的老辣周到讓後來者望塵莫及,卻也有令人討厭戒備之處。作為一個社會人,要準確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不容易,女人更是如此。每個年齡段上的女人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比如年齡稍長的女士大可不必以紅顏減退自卑自憐,年輕貌美畢竟不是人生的全部,何況你已擁有許多人生的體驗和閱曆,或許還贏得了一定的尊嚴,在世間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可是,生活中有些年紀已經不輕的女性卻偏偏著意要把自己裝扮成鮮活可愛的純情少女,結果失卻了自身應有的端莊凝重,也沒能成為月亮般的女孩,甚而至於不倫不類神經兮兮,倒是“無顏以對江東父老”。“濃妝淡抹總相宜”畢竟是大自然獨賜西湖的情分,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故事我們說了許多年,一個女人同時渴求趙飛燕的瘦弱嬌美和楊玉環的豐腴迷人無疑是自尋煩惱,庸人自擾了。模仿中失去自我,實在讓人尷尬,讓人遺憾,因為閱曆會寫在你我她的臉上。
少女如詩,少婦如散文,中年女子如小說,老婦是評論,我以為不無道理。詩有詩的韻味,評論有評論的光彩,相互間無法替代。林妹妹有聰穎嬌弱的美,鳳辣子有精明幹練的美,賈母也有她端莊從容的美;謝軍征戰棋局的沉穩是美,郎平拚搏球場的淩厲是美,殷秀梅旋轉舞台間的瀟灑也是美;遠征極地的女英雄不乏英武的美,遨遊科學海洋的女性不乏智慧的美,馳騁政壇和企業界的女能人也閃爍著自尊自信自強的美……我想這大概就叫做各領風騷罷!
第二十三(節) 人與快樂——北美街頭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