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西北行(6)(1 / 3)

七月下旬去北美考察,雖說是在暑熱的夏季裏,但在蒙特利爾、巴爾的摩、華盛頓等等地方,我們還是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街頭演出。通常有一兩位年輕人自唱自演,周圍的人們自然圈成一個演出的場地,表演者說唱自如,觀賞的人有說有笑,場內場外很快就融合成了一個歡樂的磁場。

巴爾的摩是美國一座很有些滄桑感的老城,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與費城之間,瀕臨大海,城市的產業因此與海洋運輸幾乎都有關係。在一個曾經是舊車站的廣場前,有一個不太起眼的演出場地,二三十把白色的椅子,簡陋的小桌,圍坐著三三兩兩的人們,一邊喝著飲料啤酒,一邊聽著當地搖滾歌手的演唱。一邊是海港,一邊是老式的紅色樓房,表演者演得有滋有味,觀看者看得興致勃勃。我在旁邊站了大概兩三分鍾,一位黑人青年拿著麥克風,在不多的兩三件樂器的擊打伴奏中,他用低沉沙啞的調子盡情地傾訴,盡管我聽不懂他唱的內容,但是短暫的駐足時刻,對這裏的滄桑曆史似乎有了一點點切身感受,此刻我想對著創造快樂與尋找快樂的人群表達我的一點敬意。

華盛頓的國家宇航博物館與肯尼迪藝術中心僅有一路相隔,宇航博物館前麵的廣場,是一片開闊的草坪。草坪的一角,可供演出,似乎是非常隨意的幾個人湊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臨時的演出團體,他們有的站立,有的落座,一起吹奏約定的曲目,舒緩優雅的曲子,衝淡了炎熱天氣給遊人帶來的煩躁,公園裏多了些自由浪漫的空氣,演出者似乎也從中得到了享受和樂趣,就連小鳥和鬆鼠也感到了愜意,不時參與草坪上的演出。人與音樂、人與動物的和諧美妙,不由讓我生出幾分快樂。

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時,適逢一年一度的爵士樂表演(節)。在規定的廣場上,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爵士樂隊登台亮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和當地市民前來助興,表演(節)的時間大約是半個月。每天的演出從中午十二點持續到淩晨過後,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聚集在一個歡樂廣場上,穿梭於好幾台演出之間。燈光、藝人和現代廣告大師們大顯神通,演出單位的廣告非常精美,非常搶眼,相信那些特色鮮明最具時代性的超級廣告很快就會步入藝術品的殿堂。爵士樂的震天混響和歌手明快的演唱(節)奏,營造出一種熱烈浪漫的氣氛。晚上10點鍾,我們一行幾人前來觀賞爵士樂,我是第一次到現場看這樣的演出,很快就被卷入了一個歡樂的海洋。台上的演員非常賣力,場內的觀眾非常著迷,許多人合著(節)拍邊舞蹈邊唱和,其中不乏大聲叫好助興者,人們手裏舞動著如星光般閃爍的光束棒,享受著音樂帶來的美妙,享受此刻生命的美好。一位輪椅上的老人雖說滿頭銀發,也是興致勃勃地穿梭於人群之中,他的叫好聲大得驚人,令人側目。此時我算明白了音樂帶給人的愉悅究竟能有多少。這裏是音樂的海洋,這裏是心靈的溝通。我想,這些露天的免費演出大概就是培養熏陶音樂殿堂藝術人才的沃土。

街頭演員用藝術和熱情吸引了觀眾,愉悅自己提高藝術水平的同時,也在取悅別人;滿足別人的精神需求時,也淨化了自己的心靈。演員與觀眾水乳交融,不分種族,不分貴賤,不論美醜,不論胖瘦,隻要你來到這裏,就會找到自己的快樂。我以為這就是北美文化中街頭藝術的魅力和不衰的真諦。快樂可以與地位、金錢、名譽等等的身外之物無關,快樂就在每個人的心中,我衷心希望天下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快樂所在,用心中的快樂去衝淡世事紛擾中的煩憂,創造更多有益於人類進步文明的物質和精神的財富。

第二十四(節) 阿甘的啟示

人的欲望和苦惱常常成正比例關係。在喧囂繁華的現代都市裏,人們的欲望越來越多,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苦惱和煩躁也在與日俱增,一些人甚至因此而喪失生活的信心。我們不時能聽到一些人的無奈感慨和牢騷:活著真累!活著太沒意思。有人還危言相告:人類正在毀滅自己。許多人都在問:人生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我也常常為此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

研究成果告訴我們,現代人感覺活得累其實並不單純是體力上的勞累,實實在在多是心理的苦悶紛擾所致。信息社會展示給人們世界的高速發展狀況,新聞媒體快速傳遞著物質和精神領域的最新成果,人們的需求增多,(節)奏加快,壓力加大,心態難以保持平衡和安寧,這些現代文明帶來的心理脆弱症,漸漸損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睜開眼睛,看看我們的周圍,一些天賦並不高甚至還被人視作不開竅的人,他們能夠及時排遣世俗的幹擾,認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對目標的追求更加執著,付出的心血也更多一些,在多年堅持不懈的奮鬥之後,竟然取得了可觀的成就,頗讓許多聰明的人們難堪和感慨,更覺著生活的無聊無奈。這樣的事例我們見得還少嗎?相反,卻有不少聰明絕頂的人,他們從不甘於寂寞,當初雄心勃勃,氣吞山河,到頭來卻一事無成,兩手空空,縱然是豪情壯誌衝雲天也落得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局。古人有言: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也是老生常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