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文物保護單位能夠打響品牌戰略並且最大限度地創造經濟效益?應該說是既有重大曆史事件,又有重要曆史人物穿插,也有豐富的曆史文獻記載,同時還有當時人活動所依托的建築遺址、舊址等等曆史場景的烘托。與太原民國時期的大量建築群遙相呼應、可以產生連帶作用的遺址舊址,特別是目前車程在一小時左右的還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如五台山的徐向前故居、白求恩模範病室,省保單位如定襄縣閻錫山故居、太穀縣孔祥熙舊居、太穀縣銘賢學校舊址、五台山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八路軍總部舊址和建築物多處。
“三線”旅遊將提升特色文化名城魅力
山西文化格局目前基本形成了北部古戰場與佛教文化、中部晉商文化與大院文化、南部根祖文化、晉西黃河風情、太行風光以及古建築等幾大重要板塊。太原現有的遺存保存在以上幾個文化板塊中,遺址遺跡建築物影響最大的比如晉祠、天龍山石窟、北朝墓葬壁畫數處以及眾多的隋唐直到明清時期的寺院佛塔建築物,除此而外,民國時期以官署和新興學校為主的城市建築群也是值得開發且有曆史和文化雙重價值的優秀遺產。
受政府保護的近代建築須有曆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技術及其使用價值,這是世界通行的文物保護法規確定文物保護等級的一些基本條件。但是,文物建築與非文物建築之間也沒有絕對的分界,一些非文物建築,或許在將來會成為文物建築,而各種建築的保護級別隨著社會變化以及因新的文化發現等諸多因素的變化,有的會升級,也有的還會降級。
對現有文化價值較高的近代名人別墅區和故居住宅的保護就要與再利用結合起來,從保護的角度出發,一是要加強整個曆史地段、場區的總體環境保護,一是采取局部環境和建築單體的分級分類保護。從再利用方麵看,首先可以利用名人的磁場效應,將建築辟作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使用,其次,可以讓當地居民保護性居住,居住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措施。
鑒於上述論證,提議在保護優先的原則下,加大對太原民國建築群的開發利用,特別是選擇適當時機,協同省、市文物、旅遊部門,一體規劃設計,共同開辟可以暫時稱為紅線、黃線、藍線的“三線”旅遊觀光品種,提升太原特色文化名城的魅力和影響。
紅線——展現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和城市各階層人民愛國鬥爭;
黃線——展現20世紀前期社會層麵的老街、老店、教堂、寺廟等等老城區觀光建築;
藍線——反映民國時期山西基本社會狀況的人文觀光旅遊線路。民國建築是具有曆史價值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品牌,太原建設特色文化名城,需要重視民國時期建築物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第六(節) 太原文化休閑業怎樣可持續發展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文化傳承是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文化休閑是提高人民生活水準、讓人民群眾享受文明舒適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徑。一個城市不能隻有看得見的GDP增長硬實力,還需要安全、秩序、精神、文化等非顯性的軟實力。文化軟實力具有超強的擴張性和傳導性,對城市發展的整體形象影響巨大,甚至可以左右一個城市的未來發展。太原這座有著2500多年建城曆史的古老而現代的曆史文化名城,在新的條件新的基礎之上,必然要走出一條順應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特色文化之路,而優質的資源與良好的基礎,將為太原文化休閑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永恒動能、重要支撐和騰飛的起點。
一、優質資源是太原文化休閑業持續發展的永恒動能
文化產業對增強發展動力、拉動消費能力、激發城市活力、彰顯城市魅力的作用舉足輕重;對轉變發展模式、優化產業結構、增進社會和諧、改善人居環境的作用不可替代。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當今時代的正確選擇,也對中國發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確定文化產業方向的擇選標準,包括關聯度強、產業鏈條長、增加值比重大、增加值率高、行業增長速度快、具有資源競爭優勢等等因素。不同行業對文化資源和產業發展過程中人力、技術、資本、市場等等因素的配置需求不盡相同,要在競爭中保持優勢,需要綜合把握和合理定位。比如音像出版業,廣東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70%左右,太原短時間內難以企及;文物藝術品收藏複製業,北京具有的首都人文地理優勢也非太原可比。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山西省休閑娛樂業的收益和從業人數均為全省文化產業各行業的第一位,所占比重分別為49.5%和15%,而在全省各城市綜合排名中,太原又以絕對優勢占據了榜首。這就是說,處於文化產業核心層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行業,目前在太原尚未占據明顯優勢,而處於外圍層的部分產業,特別是以豐厚的人文和自然資源為依托和支撐的文化休閑業,現階段對全省全市文化產業的貢獻率值得各界一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