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城市·文化(3)(3 / 3)

太原的城市文化資源優勢明顯。首先,太原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省份的省會城市,是中部的一大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有眾多的資源可供開發使用。其次,太原自身有為數眾多、品質優良的文化遺產。晉祠、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都具有文物品質的獨特性;晉陽古城遺址、竇大夫祠、蒙山大佛、多福寺、雙塔寺、孫中山紀念館、山西大學堂等也都屬於人文曆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較高的國家級、省級保護文物。太原寺觀、宮殿、石窟、古塔、石刻、雕塑、壁畫及古遺址等文物近千處,具有曆史文化遺存豐富、古代建築門類齊全、古墓葬群數量多品質好的突出優勢,有眾多石窟造像、碑碣石刻和紅色文化遺址。同時,還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存,其中13項為國家級保護項目、20項為省級保護項目。比如太原鑼鼓、背棍(抬閣、撓閣)、蓮花落、郭杜林晉式月餅製作技藝、傅山養生健身術(八珍湯、傅青主女科、傅山傳說)、晉祠廟會(水母娘娘的傳說、晉陽風火流星)、晉源區六味齋醬肉傳統生產工藝、小店區洗髓經健身術、山西老陳醋傳統釀製技藝、山西麵食等等。

二、良好基礎是太原文化休閑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文化休閑業主要包括文化娛樂業和演藝業兩部分,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的產業,對於刺激消費、擴大就業、促進增長、保持穩定有積極作用。

文化休閑業是山西文化產業板塊中極具增長潛力的行業,也是當前山西文化產業的第一大行業。從休閑業設施來看,太原作為中部一個省會城市,歌舞廳、健身房、酒店餐飲等休閑場所的設施齊全,與全國同類城市相比較,休閑文化特征非常明顯。太原還有眾多的文化藝術團體與文化消費群體。截至2008年年底,太原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3個,民營職業劇團16個,民間劇團59個,經營性民間藝術表演隊伍235個,年均演出4000多場次,觀眾達400多萬人次,收入4000餘萬元。其中的不少指標高於全國大中城市的平均水平。同時太原還有綜合娛樂場所39個,歌城24座,歌廳1039個,音樂茶座29個,音像製品零售、租賃、放映點469個,網吧600個,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近年來,太原創作了在全國極有影響的優秀劇目,晉劇《傅山進京》《範進中舉》、民族交響樂《喬家大院》、經典民歌彙集《唱享山西》等等,向世界展示了太原文化產業強勁的上升勢頭,彰顯了太原文化休閑業的巨大發展空間。

按照《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5)》要求,太原應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在區位、交通、人才、技術、信息和資本等方麵的優勢,對全省文化產業發揮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豐富的資源優勢,明顯的區位優勢,優良的氣候條件,便利的交通道路網絡和濃鬱的城市氣息,都為太原文化休閑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全省現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對於太原來說,向北3小時路程就有大同雲岡石窟、五台山佛教聖地,南邊1小時路程有平遙古城。特別是快速動車組的運營,使太原-北京兩地實現了地麵交通3小時到達,吸引更多遊人訪客加入休閑活動。隨著科技的進步、文明的發展,人們的工作時間縮短,休閑時間增加,世界優秀文化遺產必將進入支撐太原文化休閑業發展可資選擇的優質資源環境支持,必然對中心城市休閑文化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太原為數眾多的公園、廣場、博物館、歌舞廳、茶樓社、健身房、棋牌館、咖啡屋、書畫社、攝影棚、餐飲酒樓等場所,既是大眾娛樂的主要場所、文化休閑業必需的硬件設施,又是休閑業彈性服務的重要載體。

三、演繹文化經典將為太原特色文化名城插上騰飛的翅膀

作為我省參與國際國內競爭的橋頭堡,太原無疑是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城市。

科學發展模式要求又好又快,文化休閑業則對生產精品創意經典提出了更高標準。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是通過文化創意和設計、工業化標準生產和運營,將文化資源轉化為附加值更高、形式更多樣的兼顧社會效益的經濟產業。國際金融危機給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帶來巨大衝擊,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有專家預測全球文化產業製造中心將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進一步轉移,甚至出現原創和研發中心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需求,發展中國家將迎來文化資本參與文化產業兼並重組的好時機,這也是中國文化產業迅速壯大的好時機,同時也是太原發展文化休閑業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