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女漢子再能幹,說到底也不是真漢子,產假3個多月,孩子上學前我都不能騰出手腳,等兩個孩子再大一點,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的確不適合留在重要的崗位上,可那天走出經理室的一刻我還是流淚了,為女人在職場上的艱辛,也為女漢子這個詞背後的不易。
點評:由於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女人在職場上麵臨的困境比男人要大得多,而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女性都擔憂是否麵臨更嚴重的就業歧視。然而反歧視不能僅從立法上約束,還應當在全社會和企業中樹立寬容和尊重女性的理念,讓她們少一些辛勞,多一些欣慰。
3、生活問題 給所有年齡實現夢想的權利
張璐 女 40歲 全職太太
兒子考上了重點中學,我和他爸把親朋好友全請過來吃飯,觥籌交錯間,有人誇我,“張姐你這日子真叫人羨慕,兒子考上重點中學,將來準是個名牌大學生,你家老李又升了副主任,你這下半輩子就等著享他倆的福吧!”
這類誇讚,別人聽著是恭維,我聽著卻不是滋味,是啊,兒子大了,老公也算事業有成,那麼我呢?
說來有些遺憾,我大學學的是建築設計,畢業後本來打算繼續深造,卻意外地懷上了兒子明明,那時老公的事業剛剛起步,也沒有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隻好辭了職,在家專心操持家事。我安慰自己說,女人不都是這樣的嘛,為家庭可以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夢想。可是遺憾這個東西,卻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書架上一排排的設計專著就是我不甘心的證明。
可再不甘心又能怎樣?我已經年近不惑了。即使現在孩子大了,騰開了手腳,可關鍵是就業年齡上35歲是一道坎兒,更何況企業對女人的年齡限製更苛刻。
去年春節,我去機場接大學的小師妹李瑤,得知她還沒結婚,現在在美國一所大學讀電子工程碩士,我驚訝得下巴都合不攏了,“35歲還不結婚,在國內你剩女的標簽是貼定了。”李瑤卻滿不在乎地說,“剩女這個詞就是赤裸裸的年齡歧視,在美國,58歲和18歲成為大學同學都是常事,很多人不為考證晉升,就為了完成人生夙願而去讀書。”正是這句話戳中了我的軟肋,這麼多年來,我忙著相夫教子,擱置了自己的理想,現在有時間有能力去追尋夢想,卻又擔心社會對女人的年齡歧視,可是我忽略了,40歲在人生長河裏也應該是一個如日中天的階段啊!
我鄭重地告訴老公,我打算參加研究生考試的時候,老公沉默了很久,但還是點了頭,他說理解我,他也一直覺得女人為家庭犧牲了太多,“你去考吧,明明的功課以後我來輔導。”老公說。
就這樣,我加入了170多萬人的考研大軍中,為了我一直以來的設計夢。在這個過程中,有人表示不理解,有人嘲笑,也有人支持,但我都走過來了,並以專業課第三名的成績最終拿到了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我感慨頗多。想起複試那天,我還有幸目睹了本科段小女生們的“占領男廁所”行動,幾十個稚氣未脫的女生站在男廁所門口,以此表達她們要求增加女生廁所數量的願望。看著這一切,我忽然覺得有些欣慰,現在的女孩子已經知道從細節處來捍衛自己的權益,而《爸爸去哪兒》的熱播也在呼籲更多的家庭成員參與進來,減輕女性在婚姻中的負擔,這一切都在證明,女性權益保護會越來越完善,我也相信會有更多女性扔掉大齡女標簽,像我一樣去追尋自己的夢。
點評:受電視電影及社會輿論的影響,中國的女性不斷受到30歲就算大齡的暗示,大多數女人中年之後就退出了人生的舞台,但是,追求夢想是每一個女人的權利,在呼籲減輕女人家庭責任的同時,女人們自己的內心也不應下崗,不管年齡幾何都要活得精彩。
四、本刊觀點:維護“她權益” 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從婦女解放運動,到反對就業歧視、家庭暴力、性騷擾等一係列保護女性權益的法規出台,我國對“她權益”的關注,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細枝末節。可以說,“她時代”的來臨,不僅是女性地位提升的明證,也是社會進步的顯著標誌。
女性最核心的權益是平等,包括教育平等、機會平等、婚姻平等、實現自我價值的平等……她權益需要製度維護和全社會嗬護。“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性秉性,美麗外表下的美麗心靈,女性特有的細心與軟性,這些女性的“她資源”應該被社會積極調動起來,使之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讓美麗的中國夢,每一個女人的中國夢,都得以實現。責編/馬衝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