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西湖漫筆(2 / 2)

從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遠山青中帶紫,如同凝住了一段雲霞。波平如鏡,船兒在水麵上滑行,隻有槳聲,愈增加了一湖的幽靜。一會兒搖船的姑娘歇了槳,喝了杯茶,靠在船舷,隻見她向水中一摸,順手便帶上一條歡蹦亂跳的大鯉魚。她自己隻微笑著,一聲不出,把魚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連連說,這怎麼可能?上岸時,又回頭看那在濃重暮色中變得無邊無際的白茫茫的湖水,驚歎道:

“真是個神奇的湖!”

我們整個的國家,不是也可以說是神奇的麼?我這次來領略到的另一個字,就是“變”。和全國任何地方一樣,隔些時候去,總會看到變化,變得快,變得好,變得神奇。

都錦生織錦廠在我印象中,是一個狹窄的舊式的廠子。這次去,走進一個花木蔥蘢的大院子,我還以為找錯了地方。技術上,管理上的改進和發展,就不用說了。我看到織就的西湖風景,當然羨慕其織工精細,但卻想,怎麼可能把祖國的錦繡河山織出來呢?不可能的。因為河山在變,在飛躍!最初到花港時,印象中隻是個小巧曲折的園子,四周是一片荒蕪。這次卻見變得開展了,加上好幾處綠草坪,種了許多叫不上名字來的花和樹,頓覺天地廣闊了許多,豐富了許多。那在新鮮的活水中遊來遊去的金魚們,一定會知道得更清楚吧。據說,這一處觀賞地帶原來隻有三畝,現在已有二百一十畝。我和數字是沒有緣分的,可是這次深深地記住了。這種修葺,是建設中極其次要的一部分,從它可以看出更多的東西……

更何況西湖連性情也變得活潑熱鬧了,星期天,遊人泛舟湖上,真是滿湖的笑,滿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潑熱鬧的。兩三人尋幽訪韻固然好,許多人暢談暢遊也極佳。見公共汽車往來運載遊人,忽又想起東坡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形容他在密州出獵時的景象。想來他在杭州興修水利,吟詩問禪之餘,當有更盛的情景吧。那時是“傾城隨太守”,這時是每個人在公餘之暇,來休息身心,享山水之樂。這熱鬧,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麼?

希臘畫家亞伯爾曾把自己的畫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畫後,聽取意見。有個鞋匠說人物的鞋子畫得不對,他馬上改了。這鞋匠又批評別的部分,他忍不住從畫後跑出來說,你還是隻談鞋子好了。因為對西湖的印象究竟隻是浮光掠影,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議論,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會怪唐突吧?

心香一瓣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是一首婉麗的詩,一幅秀麗的畫。

西湖之美,不僅僅在於景色的秀麗,更在於它動靜相宜的性情。不是嗎?看看作者的描寫,僅僅一個“綠”,西湖就有變化萬千的畫法。寧靜中不失活潑,秀麗中不失端莊,這就是西湖。

雖說“江山亦需文人捧”,西湖的聞名離不開人們的歌頌,但西湖的美,也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隻有在和諧社會裏,西湖才會有這樣快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