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邊疆風貌(節選)(2 / 2)

今天,廣袤千裏的準噶爾仍然多荒沙,為了徹底改變大自然的麵貌,人們正在奮力戰勝荒沙。飛機飛翔上空在給準噶爾撒播草種,各族人民用砍土镘在給荒沙川上樹苗。不久以後,準噶爾荒水將被青草覆蓋,而且從哈密到博樂,將形成一條幾公裏寬、一千多公裏長的國家防護林帶。到那時,準噶爾盆地就不再有飛沙,也不再有發黃的顏色,而是森林如帶、草原如海、莊稼綠漫天野的地方了。

塞外江南瓜果鄉

在天山以南,那廣漠無垠的大野,是塔裏木盆地。從庫爾勒到阿克蘇,這綿延兩千裏的塔裏木邊緣的新月形地帶,處處是綠洲。這是南疆的瓜果之鄉,塞外的江南。這塞外江南除了盛產瓜果以外,還出產輪台的蠶絲、阿克蘇的大米和聞名全國的庫車的子羔皮。

塔裏木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而塔裏木河也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在塔裏木腹地,沿著塔裏木河兩岸,現在已開墾出串珠似的一個個國營農場。這無數的國營農場形成了一座座新的美麗的小城市,使塔裏木亙古寂寞的荒沙地帶變成熱鬧和繁榮。而且塔裏木河即將發展航運,從阿克蘇到羅布泊附近的千裏長的河麵上,將出現乘風破浪的輪機船和白帆點點的木帆船。

新疆的原始生荒地比全國任何省份和自治區都要多,在第三個五年計劃內,新疆將開荒八千萬畝,而新疆的荒地多在塔裏木,因此塔裏木盆地農業的發展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在不久的將來,塔裏木盆地將成為祖國的棉花基礎和大糧倉。

《西遊記》裏火焰山

在新疆東西兩部,還有兩個非常富麗的地方。在東部的,是吐魯番盆地;在西部的,是伊犁河穀。

吐魯番盆地,坐落在紅色群山的環抱中。《西遊記》

描寫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滅火焰山的動人神話,指的就是這個地方。這裏的確是全國最高溫的地區,如果在炎夏,烈日如焚,暑氣鬱積不散,熱風撲人。

但是吐魯番盆地是一個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你看,在紅色的火焰山下,盆穀裏是一片綠漫漫的瓜果之海,高山盆穀紅綠相襯,像紅花綠葉似的,色彩極其鮮妍。這裏出產的無核葡萄名冠全世界,這裏生長的西瓜又沙又甜,而且這裏還出產極負盛名的哈密瓜和鄯善甜瓜。

火焰山上少積雪,為了愛惜水源,人們用坎兒井來灌溉田園。而且人們利用吐魯番盆地的高溫,大量種植適於高溫地帶生長的長絨棉。秋天,株高像樹叢一般的長絨棉滿樹枝椏都是白花花的棉絮,好像是把火焰上的積雪搬到盆穀裏平鋪成了雪原,而使火焰山本身卻變成了光山赤嶺似的。

伊犁河畔駿馬馳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新疆西部的伊犁河穀。

伊犁河穀包括伊犁河和支流孔乃斯河及特克斯河流經的地方,它占有伊寧市和綏定、惠遠、霍爾果斯、寧西等縣的半家半牧區,以及鞏哈、鞏留、新源、特克斯、昭蘇等縣的廣大牧區。

伊寧市是憑臨國境線上的邊城,風景極其秀麗,而物產又極其豐富。整個城市籠罩在鑽天楊和果木林的綠蔭中。新鋪上柏油的斯大林大街像夏夜的銀河似的閃光。街邊的渠水清清,渠水被引入每家幽靜的庭院,庭院裏果樹結實壓彎枝頭,豔麗的鮮花朵朵盛開,因而每家都像一座花園。

伊犁河出產鯉魚,色澤微紅,鱗光閃閃,即使撈上岸來送入伊寧市區,也還是活鮮活蹦的。同時,伊寧被譽為蘋果之鄉,這裏出產的蘋果個兒大、顏色鮮豔、味道香甜。居住在這裏的少數民族人民,已許下這麼一個心願:

隻要蘭新鐵路一通到伊寧,他們就一定要讓全國人民都能吃到他們栽種的大蘋果。

我想,如果把新疆比作祖國的千裏駒,也是完全恰當的。你看,在祖國旭日東升的燦爛金光下,這富饒美麗的邊疆,正如一匹勒銀鞍的駿馬,在飄曳著長鬃奔馳。

心香一瓣

新疆的山川風物,代表了我國西北邊疆的風貌。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這裏,那麼,“生命之海”當之無愧。劉白羽先生曾在《我愛大西北》一文中,對大西北進行了這樣的深情讚美:

你,黃色的大漠,像海之波瀾的起伏無邊無際。

你,綠色的祁連山像綠洲的屏障,連綿無邊。

我從高空處向下俯看,你逶曲宛轉的黃河,細得像琴弦,向天空發出動聽的音韻。

是的,誰說你荒涼?誰說你寂寞?

你不是分散的而是完整的整體,是一個渾然的大西北,這裏的每一點生命激昂呼嘯孕育噴發出古老而又年輕的中華民族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