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景區遊客管理(2)(1 / 3)

第三節 景區遊客容量管理

遊客在一定時空中總是容易集中,局限於某些季節、部分時段及少數景點,容易造成擁擠、等待等不愉快的旅遊體驗。因此,遊客管理還必須考慮合理地控製旅遊景區流量和容量,對數量眾多的遊客有序組織,以維護正常的遊客遊覽和娛樂的問題。

一、旅遊景區容量的概念

容量問題是景區管理中常常用到的概念,在景區管理中是研究如何控製遊客過度擁擠而造成環境破壞現象。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起因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Yosemite國家公園常年處於過度擁擠狀態,節假日期間常常會有約5萬個宿營者聚集在公園內,尤其到每年的7月,2公裏寬、12公裏長的山穀中擠滿了帳篷,不但威脅著公園的生態環境,還加劇了社區的空間擁擠感,同時出現了犯罪、毒品等現象,這些現象使管理和研究人員開始探討環境承載力的問題。

David W.Lime和George H.Stankey對容量下了一個定義,即“一定的遊憩區,在某種開發程度下及一段時間內,仍能維持一定水準,且不致對環境或遊客的體驗造成過度的傷害。”可見,容量的概念與環境和遊客體驗直接相關,並反映出遊憩管理的目標。

二、景區不合理容量產生的消極影響

旅遊地域和設施承受的旅遊流量或活動量達到其極限容量,稱為旅遊飽和,一旦超出極限容量,即是旅遊超載。在日常旅遊管理中,有時視旅遊景區接待的旅遊流量達到其合理容量為飽和,超過合理容量為超載。

旅遊景區飽和和超載可分為長期的和短期的。長期的飽和與超載是指連續性的飽和與超載。北京八達嶺長城一年的旅遊人數已超過500萬,出現了人滿為患的狀況,顯然超過了承載能力。

短期性的又分周期性的和偶發性的。周期性飽和與超載主要源於社會經濟生活的周期性規律和自然氣候的周期性變化。例如,我國北方的海濱旅遊勝地總是在夏季人如潮湧,而滑雪勝地則在冬季人滿為患。我國黃金周期間的遊客也比平時增加許多,以2007年的“十一”黃金周為例,納入全國假日旅遊統計預報體係的119個旅遊景區,共接待1655萬人次。以故宮為例,連續數天超過其最大容量,僅10月3日的客流量就達到了最大接待容量的近兩倍。其他一些著名景區如長城、黃山、九寨溝等也每天處於飽和或超載狀態。偶發性飽和與超載是一定時間發生了偶然事件而引起的,通常是旅遊景區在某一時間舉行大型節慶活動期間或其他事件發生之日,客流量會超出平常許多。

一般的,偶發性的飽和與超載造成的環境影響易於消除,而周期性、長期性的飽和與超載則可能是無法挽回的,是毀滅性的。它們對環境和設施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1.破壞景區生態環境

大量遊客同時進入景區,常常會對自然景觀造成踐踏破壞,影響生態環境。特別是在旅遊高峰期,旅遊者往往在感到擁擠的時候越出遊道行走,或為了走捷徑而自行開辟道路,這樣無形之中就會對花草樹木造成損傷,導致土壤板結,幹擾野生動植物的正常生息繁衍。

2.造成環境汙染

由於大量的遊客同時進入景區,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加上短期內景區難以做出徹底清潔,白色汙染嚴重。此外,多數旅遊者是通過坐車進入景區的,飽和與超載使得交通量增大,汽車排出的尾氣會造成大氣汙染。

3.對文物古跡的損害

飽和與超載會加速文物古跡的損蝕過程。如我國的敦煌莫高窟,長期以來洞窟小氣候相對恒定,但遊客的增多打破了洞窟原有恒定的小氣候環境。二氧化碳、空氣相對濕度和溫度的升高對洞窟內十分脆弱的壁畫、彩塑的保存構成嚴重的潛在威脅。

4.對設施的影響

飽和與超載會給設施增加很大的壓力,若不注意維護設施處於正常狀態,會影響到遊客的生命安全。如登山護欄、纜車、遊船和其他遊樂設施等,因超載受到破壞後,會危及遊客的生命安全。

5.降低遊客的旅遊體驗質量

在影響旅遊體驗的眾多因素中,旅遊者對擁擠的感覺最為明顯和直接。過度擁擠導致旅遊者欣賞和參與的機會減少,使他們無法欣賞到自然美景,無法聽到有關文物的精彩講解,無法充分感受到旅遊氣氛,從而對整個旅遊景區的滿意度下降。

此外,嚴重超載的遊客還會給當地社會帶來壓力。遊客量的增大意味著外來者的衝擊力也隨之增大,最終帶來的是本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從而更多不合作等負麵聲音傳來。

三、景區遊客容量的管理措施

由於旅遊飽和與超載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對景區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控製遊客接待量是景區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解決景區容量不合理的關鍵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分流和疏通,具體措施主要有兩個方麵。

(一)提高景區旅遊供給能力

提高景區旅遊供給能力,或調控旅遊供給的內部結構並輔之以對旅遊需求的空間分流。

1.擴大旅遊景區的規模

從長遠來看,要解決旅遊者的過量問題,旅遊景區應通過投資建設來增加實際旅遊容量,但要盡量避免人工化。例如,黃山風景區集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項殊榮為一體,每年遊客數量不斷攀升。經過數年努力,黃山開發新景區“西海大峽穀”,使黃山的西海—光明—天海—白雲景區相貫通,形成一個新循環,擴大了黃山景區的遊客容量,分流進入黃山景區的遊客,可大大緩解黃山“客滿為患”的壓力。

2.擴大景區日容量

在景區不增加建設投入的情況下,可采用擴大景區日容量的方法。這種方法包括延長景區開放時間,或一年中增加開放天數;在旅遊高峰期開放備用旅遊通道,而在需求減少時關閉備用通道;調整景點工作人員,增派工作人員到瓶頸旅遊點工作;設置免票人員專用通道等。如桂林樂滿地主題公園就靈活運用開放時間調節園區遊客容量:在7-8月旅遊高峰期,開園時間不變,但閉園時間比平常推遲半小時;平時與周末節假日營業時間相同,但可視園內遊客數量靈活延後清場時間;如遇重要節假日則另安排開、閉園時間,並以通告為準。昆明世博園、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景區都設有免票人員專用通道,避免與旅遊者共用通道給工作人員檢票帶來不便。對多數的旅遊景區,旅遊者一般集中在一天中某個時段進入景區。通過加強對景區工作人員知識、技能和服務意識方麵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效率,可以使旅遊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分散到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