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地球這麼大,我們要去的地方在哪裏(2)(1 / 2)

博卡區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它是著名的足球俱樂部所在地。許多世界級別的足球運動員都是在這裏開始了他們的運動生涯,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多納(Diego Maradona)就是從這裏登上世界足球舞台的。當地居民對自己足球隊的支持顯而易見,許多民居和小汽車都仿照博卡足球俱樂部的配色,刷上了藍色和金色的油漆。

穿城而過,來到雷科萊塔(Recoleta),這個地區的藝術氛圍更為濃厚。這是這座都城中最時尚也最為高檔雅致的地區,為布宜諾斯艾利斯帶來“南美巴黎”的美譽。起初,人民為了逃避1871年爆發的致命的黃熱病而遷移到此定居。今天,這裏的林蔭大道兩側林立的都是特權階級的住所,比如,奢侈品零售商人以及玻璃幕牆大廈裏的商業巨鱷們。我見到許多遛狗師,在人行步道上穿梭著,看上去很好玩。有的遛狗師甚至照料著十來隻掛牌的純種狗,而且每隻狗都知道自己在狗群中的位置!

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們來到一家傳統餐館,坐在4人桌旁,桌上鋪著樸素的亞麻桌布。我們要了一份西班牙風味的、柔嫩多汁的五成熟牛排,還有上好的葡萄酒。從我們的位置往外看去,夜幕下的街道上,人們的舉動盡收眼底。拉丁美女和帥哥在表演激情四射的探戈——那黝黑迷人的雙眸仿佛能夠穿透人心,裹著網眼絲襪的雙腿和細高跟鞋跺著地麵,不時從裙下閃現,空氣中煙塵彌漫。我們已經醉了,醉在阿根廷迷人的夜裏……

火地群島

大約10000年以前,火地群島的主島上出現了最初的人類原住民。1520年,西班牙探險家費南多·德·麥哲倫航行到此,他站在甲板上,看到許多當地人點燃的篝火,於是率領船隊穿越海峽(正是後來以其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來到島上,並用西班牙語稱這個島為Tierra del Fuego,即“火地”的意思。

歐洲人初登火地島時,島上主要生活著兩個部族:雅馬納族(Yamana)居住在沿海岸一帶,塞爾克納姆人(Selknam)則主要生活在島的中部。這兩個部族都過著四處遷移的生活,遇到食物豐富之處,便搭起帳篷過活,一旦食物耗盡,便會離開,另尋他處。火地島上寒冷多雨,他們依靠臨時搭建的圓頂帳篷和獸皮製作的披風來抵禦嚴寒。島上的人信奉薩滿教,其影響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在遭遇疾病、惡劣天氣以及部落之間的戰爭時,人們也會尋求薩滿教的指引。

但是,隨著與歐洲人的接觸,這些土生土長的部族卻幾乎遭遇了滅頂之災。在疾病和殺戮的雙重迫害之下,當地人大批死去。今天的火地島上,隻剩下寥寥可數的塞爾克納姆人,多以在牧場幫工或從事其他體力勞動為生,而雅馬納人則日漸凋零,以致完全消失了。

從19世紀下半期開始,阿根廷政府和智利政府開始留意起南美洲南部的這個地區來。19世紀中期,智利開始將蓬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用作犯人流放地以及隔離行為不軌的軍人的駐軍地。而阿根廷則在1884年到1947年期間,將其最為惡名昭著的罪犯和政治犯監禁在火地島和艾斯塔多島(Isla de los Estados)。不過,由於距南極半島極近,從1950年開始,烏斯懷亞和火地島逐漸成為旅遊熱點地區。

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往南飛行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到達火地島。我們剛在烏斯懷亞落地,立刻就感受到了驟降的氣溫。真的冷得刺骨!我開始興奮不已地期待著第二天即將在的到來。海上體驗的“極度嚴寒”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