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行程4 北極熊的世界:體味白色海洋的驚人魅力(2)(2 / 2)

能見到它已是幸福!

峽灣中央的山峰,

你是那美景之上的皇冠,

我認出了你,隻因你是最重要的山峰!

今天一覺醒來,我就看到努蘇阿克半島(Nuussuaq Peninsula)北部海岸聳立的鋸齒狀的變質岩山峰。我們的船向東,朝著壯觀的努蘇阿克半島上的定居點駛去,這是我們在格陵蘭停靠的最後一站了。一大群冰山隨著海灣流漂浮著,像是一支海上護衛隊一樣,將我們圍在中間。

很遺憾我錯過了早上的課程以及10年前那場海嘯的錄像,那場海嘯對努蘇阿克半島那小小的海港和漁村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不過,我乘坐橡皮艇經過短短的航行後,在偏遠的海灘登岸,在這裏參觀了一個古老的因紐特人定居點。這裏還有一個最近才被發現,並被妥善保護起來的喪葬地,逝者那幹癟的身體上穿著大概出自於1475年的全套民族服飾。遺址是由兩個到洞窟探險的因紐特小孩發現的。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下麵,躺著兩具隱蔽得很好的幹屍,由於這裏的空氣寒冷幹燥,所以盡管已經過去了500多年,這兩具遺體依然保存得很好。在其他一些洞穴裏累疊的岩石下麵還發現了別的遺體。對我來說,這次參觀有著意想不到的精神觸動,因為我見到了早期勇敢的探險者們。

我們兵分兩路,大部隊徒步朝著岩石山峰攀登,我參加了小部隊,參觀當地博物館。我們還和一些當地人聊天,在努蘇阿克半島賓館的院子裏喝啤酒。在這裏休息真的太棒了!

整個下午,冰山一塊接一塊地崩裂,在海水裏翻滾。我們被這一陣陣的“冰爆”弄得目瞪口呆。很顯然,當地人對待這個現象的態度是很緊張的。這些裂冰以一種非常低調的方式提醒了人們,在漂浮的冰山中,蘊藏了多麼巨大的力量。今晚,我們開始穿過巴芬灣,朝加拿大的極北地區挺進了。我對明天的到來滿懷期待,不知道又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呢?

濃霧籠罩的海麵平靜得像池塘一樣,一小群一小群的藍色海冰安靜地漂浮著從我們身邊經過。不知道誰的iPod播放著莫紮特的協奏曲,樂聲給這個清晨提供了輕柔的背景。早起的人都在這裏發呆、思考,大家都很享受這一刻。我們都看向虛空,都在那個迷人的世界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今天一整天,“遊隼水手號”都在從巴芬灣駛往蘭開斯特海峽,開得小心翼翼的。大海一直很平靜,俄羅斯大廚為我們準備的三餐都非常美味。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很多乘客選擇參加一些課程,拓寬自己的知識麵。第一場講座由船上的博物學家和曆史導遊主持,主要討論因紐特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過去與現在對比。接著另一位導遊斯科特,給大家講了波瀾壯闊的探險史和一些仍然包圍著一層神秘色彩的北極探險故事。其中他尤為感興趣的,是1845年富蘭克林進行的北極探險,因此斯科特講起來特別有興致,整個故事非常引人入勝。

下午的一係列討論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模式。先是討論北極熊遭遇的困境,接著是關於氣候變化的現狀報告。我們為這些北極冰雪世界之王感到同情,因為它們已經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感情。

現在,一天之內吸收了這麼多的知識,我開始想念我晚餐前的啤健力士啤酒(Guinness)來了。但是不行!我要堅持到講座結束。最後一場是我們的同伴——約翰和珍妮特為大家準備的超棒的DVD放映,名字叫《極地之旅》。這部電影是由他們以前到南極和北極探險的鏡頭剪輯而成,非常激動人心,也非常專業。我看得十分投入,並且從中獲得了鼓勵,我確信,我的這本日記也該結束了。

向北!向北!我們來一場遠航,為什麼還悠閑地坐著不動?讓我們找一艘結實而舒適的小船,駛向北方的海洋。

——威廉·霍依特(1792—1879,英國作家)

北極天堂

由因紐特人因努帕蘇朱克(Inugpasugjuk)向丹麥極地探險家克努茲·拉斯穆森講述。

從前,有兩個人來到天空中的一個洞裏。一個叫另一個把他舉起來,他從洞的邊緣看出去,看到美麗異常的天堂,這個人一下子忘乎所以,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答應過同伴要把對方也舉起來,他自顧自地跑進了宏偉莊嚴的天堂裏。

庫納德·拉斯穆森其人

庫納德·拉斯穆森(1879-1933,全名為Knud Johan Victor Rasmussen)是一位北極探險家和人類學家,他因為第一個乘坐狗拉雪橇穿越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而聲名鵲起。

庫納德·拉斯穆森出生於格陵蘭島的雅各布,父親是一位丹麥傳教士,母親是因紐特人。他對因紐特人的生活有著深入的了解。因為懂得兩種語言,他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得以記錄下那些他從小就很熟悉的當地因紐特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