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

連線

BP也玩不轉新能源

其實石油公司涉足新能源的前例由來已久。

石油巨頭BP公司曾經花費巨資投入到可再生能源領域,試圖證明自己正在順應著時代潮流從化石燃料走向綠色能源。

但是最近一兩年來,BP也開始悄悄重返傳統的油氣領域,並出售其在美國的風電項目。

我相信,一定是經濟上的原因讓BP,以及其他曾經對新能源雄心勃勃的油公司們紛紛放棄了自己的綠色野心。

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麵臨著巨大的產業困境已經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可再生能源作為未來化石能源的最佳替代者這一點無可爭議。但是問題在於,可再生能源還需要多久才能徹底替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呢?

樂觀一點的估計是二十多年,而悲觀的估計則甚至高於50年。如此漫長的時間對於整個人類來說可能隻能稱得上是轉瞬之間。但是對於追逐利益的石油公司來說,這樣的等待未免太過長久。

可再生能源作為一個成熟的產業不過有著二十年左右的曆史,而石油行業已經存在了超過一百年。光伏和風電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甚至還麵臨著上網困難的問題,更不要說大規模的應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自然更願意傾向於選擇技術更加成熟、供給更加穩定的傳統化石能源。

隻不過在常規能源逐漸顯露出枯竭態勢之時,開采非常規能源需要石油公司投入更多的資金。甚至像墨西哥灣這樣的意外也隨著勘探開采環境的惡化而逐漸多了起來。為這樣的事故善後又成為了石油公司一筆不小的開支。

2000年,當時BP這個世界第二大的石油公司曾經信誓旦旦地宣稱正在對自身進行“徹底改造”,要“超越石油”。言猶在耳,但情勢已南轅北轍。BP當年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70億美元巨資,而如今BP又在絞盡腦汁如何收回這些投資。

如此諷刺的前後矛盾隻能證明油公司的綠色之路非常艱辛。

(羅淵 石油公司工作人員)

回複_無論如何,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一定是大勢所趨。石油公司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從單一的油氣公司到綜合性的能源公司這一“洗綠”的過程。盡管在目前經濟形勢不景氣的背景之下,油公司可能不得不為了經濟利益更多的向主業靠攏。但是未來我們一定會看到油公司更多的參與到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中去。

“經濟+能源”巨頭

美俄兩國本就是實力強悍的世界經濟大國。現在又加上兩者手中握有的能源牌,無疑會大大加強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威懾力。俄羅斯作為歐洲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已經顯示出了其手握能源的魄力。一旦當慣了世界警察的美國手中再掌握強大的能源牌,我實在很難想象出未來的世界局勢將會怎樣發展。

回複_美國盡管實現了天然氣的大規模開發,但是受製於其對於能源出口的大量限製,像俄羅斯一樣手握能源外交牌的可能性目前來說較低。

事態

美國能源部出於保護本國製造業而限製能源出口的行為間接維護了世界能源市場的短暫平衡。

風電和光伏曾經是石油公司進軍新能源產業的優先選項。但是隨著近年來經濟危機的不斷加劇,石油公司們開始不斷出售新能源資產。

美俄能源業的崛起幾乎徹底改變了世界能源版圖,這對世界能源業來說是個全新的機遇。但若稍有不慎,也會給世界帶來巨大的挑戰。

更正啟事:本刊2013年4月5日第53期史話《陳秉騫:我所經曆的東海共同開發談判》一文中,“陳秉騫”有誤,應為“陳炳騫”,特此更正,並向陳炳騫先生和讀者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