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綠色能源投資規模全球第一(1 / 1)

中國綠色能源投資規模全球第一

資本

盡管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全球新能源投資不振。但是中國還是依靠太陽能產業

的投資躍居綠色能源投資規模第一。

2012年起,中國光伏產業在政策支持、企業自救等一係列的組合措施下,保持了裝機容量和並網容量的增加。

2011年起,美國歐洲陸續對中國光伏企業實行“雙反”。光伏產業呈現出“自由落體”的態勢,光伏企業被迫集體“入冬”。

2010年,我國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已有16家,全球光伏電池組件及多晶矽產量前10強中我國占了4家。

2003年英利、無錫尚德相繼投產,成為中國第一批現代意義的光伏組件生產企業。

自國家電網無償接納個人分布式發電政策執行以來,已經有多位個人投資者主動向國家電網地方局申請並成功並網自家小型分布式發電可能會成為包括光伏和風電在內的新能源複興的下一個突破口。

行業危機令巨頭們也難以“獨善其身”,無錫尚德已經及早邁入破產重組的步伐。產能過剩盡管可以淘汰一批落後產能企業,但是也要謹防危機的波及麵過廣,進而影響產業的未來發展。

根據一份來自非營利性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綠色能源產業2012年的投資總額達到了2690億美元,其中太陽能以1260億美元的規模成為最受投資者歡迎的綠色能源品種,而中國、美國均是吸引太陽能投資的熱門市場。

2012年全球綠色能源所接受的投資總規模較2011年下降了11%,盡管總投資規模出現萎縮,但中國卻出現逆增長。資本對於中國綠色能源市場的青睞十分明顯,中國綠色能源市場的投資總額為651億美元,約占據當年全球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其中,太陽能資源的投資占綠色能源投資的最大份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等多項綠色能源獲得了總計651億美元的資本,總額較上一年提升了近20%。

雖然美國在仍以356億美元的規模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綠色能源投資地,但投資總額已經較2011年大幅度下跌了37%。德國則以228億美元的規模位居第三。

數個關鍵性市場的補貼、刺激政策的削減等因素導致了2012年綠色能源投資萎縮。而政策激勵的減少也使歐洲等國的再生能源生產商開始轉向新興國家尋找市場。

無錫尚德

2006年尚德電力的股價達到40美元以上,施正榮以23億美元的財富,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然而隨著全球光伏產業步入寒冬,無錫尚德無法在產業低穀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最終,3月18日,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和債權銀行聯合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申請。

風力發電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其蘊藏量巨大,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截至2012年,中國以7532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位居世界風電裝機容量第一。但是與此同時,中國風電也存在著大量的棄風現象,如何保障風機充分地並網發電是中國風電產業近期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