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賣方市場或將終結
市場
作者:於宏源
受美國頁岩氣大發展的影響,國際天然氣市場的賣方市場將在10年後終結。市場格局的轉變,將深刻影響國際能源供應形勢和地緣政治。
2012年4月1日,在卡塔爾多哈能源論壇上,美國國會官員表示,今年年中,美國國會就會修改對非美國自由貿易夥伴FTA的天然氣出口法案,其中中國已經被列入美國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對象。
隨著頁岩氣革命發展,2011年天然氣全球總產量29.55億噸石油當量,其中美國產量占據20%, 俄羅斯為18%,伊朗4.6%,卡塔爾4.5%,隨著美國修改隻對FTA國出口天然氣的法律,美將逐漸從天然氣進口國轉變為重要的出口國,國際天然氣供應格局將會受到衝擊,並對能源地緣政治和各國外交產生影響。
衝擊定價方式
美國天然氣出口會首先改變天然氣資源大國主導的定價模式。傳統上,天然氣是賣方市場,價格緊跟石油,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天然氣供應國,主張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油價掛鉤,造成天然氣價格連同LNG價格日趨攀升。日本等天然氣進口國則反對天然氣和油價掛鉤,傾向於短期靈活的能源供應協議。
由於天然氣資源國政府對能源資源的控製比例過高,中東和俄羅斯為73%,南美已經超過82%。這些國家隨意提高政府所得比例、改變服務合同,對天然氣需求大國構成挑戰,美國天然氣出口後將會有利於天然氣進口國的多元化選擇,改變天然氣價與原油價格掛鉤的定價模式。
此外,隨著美國、澳大利亞、東非莫桑比克等新的天然氣大國的崛起,天然氣將逐漸演變成買方市場,因此天然氣價格定價機製正在發生變革。新的全球天然氣版圖會使得各國對傳統的定價機製進行重新評估。賣方市場將於十年之後終結。布魯金斯多哈大會提出,未來天然氣現貨貿易和短期合同日益增多,將直接衝擊天然氣定價方式。
生產聯盟邊緣化
美國天然氣出口還將會對天然氣原有的生產聯盟形成衝擊。俄羅斯和伊朗積極推動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ECF),並指望將該論壇升級為類似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機構。然而美國和澳大利亞堅決反對和抵製GECF,隨著美國天然氣出口影響增加,GECF的作用將會日益邊緣化。此外隨著歐美天然氣貿易增加、新的天然氣生產地區不斷湧現,伊朗和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價格和利潤都會受到抑製,增加了成立天然氣出口國聯盟的難度。
美國天然氣出口有利於美國和亞太地區的經濟聯係,2030年前全球天然氣需求增加45% 以上,其中多數來自中國、日本和印度。2001年-2011年,東亞地區天然氣消費增長超過100%,目前占全球消費的19%。這一地區主要LNG供應國依據所占供應比例依次為馬來西亞(32%)、澳大利亞(25%)和印尼(28%),然而這三個國家天然氣生產近年卻不斷下降,印尼產量2011年下降了近8%,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則下降近2%。而東亞地區天然氣消費增長迅速,中國2011年增長了21%,日本和韓國分別為12%和8%。因此東亞國家亟待美國LNG出口,日前日本公司已經與美國簽訂進口協議,美國能源部也把東亞國家列為最重要的LNG出口國。
美國天然氣出口有利於全球天然氣技術推廣。美國借助在天然氣技術、經驗和產權製度創新方麵具有的領先優勢,大力推動頁岩氣技術擴散,以此培育天然氣消費市場和生產體係,美國和國際能源署共同發布The Golden Rules for a Golden Age of Gas報告來推動世界範圍對天然氣發展的重視。國際能源署和美國能源部通過八國峰會機製,並在OECD組織國家內部積極促進頁岩氣的技術和開發經驗合作,推動OECD國家大幅度利用頁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