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風起長白波無垠(2 / 2)

眾人對視了一眼,目光閃爍,眼神一錯而過後,齊聲道。

“是!”

同夜,少林寺!

當當當……

月掛中天,少林寺卻仍燈火不熄,鍾聲回蕩。

而在一處檀香繚繞的佛殿裏,一群發須雪白的和尚此時皆一臉凝重,氣氛肅穆。

“師兄,已經想好了嗎?”有一名手持錫杖的年老和尚出聲,向上首的一名麵目慈祥的老和尚問道。

“阿彌陀佛,因果早已注定,何言思,何言好。”聞聲,麵目慈祥的老和尚睜開了他那因飽經滄桑而深邃無比的雙眸,緩緩說道。

“阿彌陀佛,是師弟著相了。”手持錫杖的老和尚單手合十,沉聲認錯道。

“老衲此去,隻為了卻因果,所以,今後,若朝廷再有寶物送進山門,還望諸位師弟明其厲害,能卻貪念。”言語間,麵目慈祥的老和尚話語中充滿了金剛不怒自威的威儀。

“阿彌陀佛,謹遵師兄法旨!”

武當山,紫霄宮!

一名須發皆白的老道士立於紫霄宮前,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個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後,頭也不回的邁步走下山門。

下山的石階兩旁,不知何時早已立滿了武當門人,此時見老道士從山頂走下,皆作揖行道禮,洪聲喊道:

“恭送掌門!”

聲若雷霆,洪如海嘯,霎時間就傳遍了整個武當山。

但是,那老道士此時仿佛真成了又聾又啞的老人,對著一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隻是就這樣直直的向山下走去。

最終,走入黑暗中,再也看不見身影。

與此同時,在龍虎山,在華山,在峨眉山等十大門派所在之地,幾乎都在上演著同樣的情形。

古有大宋養士數百載,終得十餘萬士人舉身殉國,今有大明養武數百載,得天下十大玄牝王者,出國門,掃蠻夷。

…………

翌日清晨,早早起來的薛浩軒站在一個山坡上,望著南方低估不止,“瑪德,老子這眼皮怎麼跳得那麼厲害啊,該不會是要出什麼事了吧。”

冥冥之中,薛浩軒能感覺到,有陰霾漸聚。好似有無盡的烏雲正在從四麵八方聚攏而來,那壓抑的感覺讓他心中說不出的煩躁。

“麻了個雞,你們最好別逼老子,要不然老子真把這天殺個洞出來。”想了半天也想不通後,薛浩軒煩躁的撓了撓頭,咬牙切齒的狠聲道。

“爺爺,你怎麼一大早就站在山坡上嘀嘀咕咕個不停啊。”剛剛出了山洞的薛明正好聽見薛浩軒的話,不由抬頭問道。

“你爺爺我嘀咕我的,管你屁事。”薛浩軒沒好氣的給了薛明一個白眼,“今天怎麼起得那麼早,不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還是那方麵不好啊。”

說到後來,薛浩軒不禁開始擠眉弄眼,一臉的壞笑。

“爺爺,你說什麼呢。”薛明大窘,對於薛浩軒的渾話完全招架不住。

“好了好了,不取笑你了。”薛浩軒突然笑意一斂,正色道:“你趕緊收拾一下東西,差不多我們也該離開這裏了,不知道為什麼,從昨天晚上開始,我的眼皮就跳得厲害。”

見薛浩軒少有的鄭重,薛明也不由從昨晚到美妙中回過神來,沉聲問道:“爺爺你是不是預感到了什麼?”

“屁的預感,用屁股想也知道,這裏龍脈出世,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天下風雲彙聚之地,不論是明庭還是清廷,亦或是那些高麗棒子,都不會錯過的。”薛浩軒一臉凝重,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到時候我們還在這的話,別看你爺爺我是玄鑒王者,屆時也頂多夠自保而已。”

“好,那我回去收拾一下,我們馬上就走。”說著,薛明就欲扭身返回山洞。

然而,就在薛明才抬起腳步時,一道雄渾的聲音卻突然想了起來。

“走?不知兩位想要去什麼地方啊,何不給我個麵子,去我府上做個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