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您好,我是××小區物業管理公司,請您馬上來交物業費,連同欠繳的滯納金一共××××元。
喬先生:不是不交,去一趟很麻煩,你們為什麼不能開辦網上業務。
物業:沒這業務,房都買了,費為什麼賴著不交?
喬先生:這是什麼話?我告你,我不是欠繳,我沒窮到賴賬的份兒上。我的房屋質量問題一直沒人管,太陽能熱水根本就不管用,報了也不修。房子開裂也沒人管……
物業:這些都是開發商的事,我們不管,您交不交吧,不交我們就起訴了!
喬先生:開發商說應該你們管,你們推來推去,隻管收錢。
物業:跟你說過了,不歸我們管。
喬先生:公布物業費開支歸不歸你們管,你們為什麼從來不公布?
物業:那我不管,我就管收物業費。
喬先生:你學過規範用語和首問負責製嗎?
物業:我開頭不是說“您好”了嗎?
喬先生:就一句“您好”就行了?
物業:你說怎麼說才行,我們也見識見識?
喬先生:你聽聽,這就是你們的規範用語啊,我去起訴你們!
物業:您隨便!我們歡迎。
喬先生:讓你們領導接電話。
物業:我們領導又不是為你一個人服務的,叫來就來?不在……
電話“啪”地就被對方掛上了,震得喬先生的心像彈簧一樣顫抖,沒有辦法,最後還是想方設法弄來了對方的銀行賬號,用銀行快遞發了過去了。如此冷血的物業人讓喬先生後悔不迭。
章大媽的煩惱
章大媽是沈陽人,她已經在位於龍口東海海岸的這個住宅小區斷斷續續住了兩年多了,夏天來幾趟,冬天不來,這裏冬天始終沒有暖氣。因為按照規定,入住率達不到80%就不供暖。看現在的形勢,10年之內,達到這個比例是沒有可能了。
他們每次來,水和電都是斷的,需要叫物業公司派人來通。這也可以理解,大多整個單元都沒有人,電水不通也好,免得跑冒滴漏。可是,人情賬就還不起了,來通水的那個人越來越不情願了,四十好幾,操一口本地話的漢子專管通水電。一來,嘴裏就說三道四,無非是嫌大媽老來,給他添了麻煩。章大媽脾氣好,說好聽的,又上煙、又上飲料的,才勉強給通了。
今年夏天來,麻煩大了,那人老遠就沒個好臉兒,張口就說:“沒裝修,不給通水。”
章大媽說:“大哥,孩子一直騰不出時間來裝修,就我老兩口住,等孩子們得了空兒肯定來裝。”
那人說,“這我不管,不裝就不給通水。”
章大媽急了,說:“咳,裝不裝修是我的事,這是我的房子,我要是不裝修,還不能住了?”
“那不管,有規定,辦‘打壓條’去!”那人越發理直氣壯。
“什麼打壓條?”
“上物業問去?”說著,就要走。章大媽忍了忍,攔住繼續說好的。
“不是每年都是您給開截門嗎,就是草地裏那口井,打開,一擰不就行了?”
“今年有要求,都得開打壓條。”
“我們明天一早就走,還是麻煩您給我們開一下吧。”
“不成!”漢子斬釘截鐵地下樓了。
章大媽追過去說,“那我們今天晚上喝什麼?”
“那是你自己的事,就不能跟街坊要點。”
第二天,氣哼哼的章大媽找到了物業,坐了一屋子的女孩正聊得熱鬧。昨晚的事情還沒說完,一個女孩就很程式化地說:“交裝修押金,交100元打壓費。”
“我們不裝修!”
“不裝修不給水。”
“不裝修就不能住嗎?”
“不裝修怎麼住?”
“兩年了,我們就是這麼住的。”
“那也得交打壓費。”
“兩年了,就是師傅擰開樓下開關就行了,打什麼壓?”
“新規定,必須交!”
“我們就住一天,難道下次來還得交一次。”
“對,來一次,交一次。”
“一次100?”
“當然!”
章大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她想賣房了。
第二天5點多鍾,章大媽在自家的窗戶上貼出了售房的電話,就跟老伴出了單元門。起早的街坊看見他們,無一例外地都走過來搭訕,特別親熱。有煙台的,有東北的、天津的,更多是北京的。大家眾口一詞地勸他們別賣房,就是物業差點,環境還是挺好的。再說,現在也賣不上價來,攥住了,過幾年,估計會升值的。“氣歸氣,我們現在都忍著呢,來吧,人多就好了,人多他們就不敢欺負了。”老兩口聽了,差點沒落下淚來,多好的街坊啊!還賣嗎?老兩口兩頭兒為難。
海景房的租與售
李女士算了這樣一筆賬:租房度假養老的費用比買房度假養老更便宜。她們花18萬元買的這套山東海邊的房子,簡單裝修3萬元,這就是21萬。每年居住的時間不過一個月,往返奔波得還很辛苦,每個月還要交物業管理費。而如果租房的話,她們打聽了,不單威海、龍口,加上煙台、青島的一室一廳精裝修的房子,一個月租金至多也就在1000塊錢左右,非常好租。如果單純是為了買房在海邊度假,其實還是選擇租房合適。方便、靈活,今年可以去青島,明年可以去四川,後年可以去海南,甚至可以選擇異域風情濃鬱的雲南。拎包兒走人,永遠有新鮮感,也可以不斷增添生活樂趣。何必在一個地方呆到視覺疲勞的那一天呢?如果將他們為此投入的21萬放在銀行吃利息,每年的旅遊開支也就夠了。當然,買房投資另當別論,可惜,這裏又看不到太大的投資價值,因為這裏的閑置房已經占到了80%以上,而且,租售都很難。
說到購房投資,山東海景房的許多持有人都很後悔。如今,山東的海景房出現了這樣一種怪現象。那就是房價在5年中雖然漲了大約80%,但是有價無市,和全國普遍高漲的房價相比,銀灘的二手房屋買賣、租賃行情都呈現著絕對的低價格局。如果同樣的錢當初投在北京,那現在的投入產出比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按照最新的租賃行情,租住一套中小戶型的年租金,大概在4000~5000元之間。有時業主為了招攬租戶、減少空置,甚至會開出13個月租金4000元的低價,約合每月租金300元。
至於買賣二手房,更是難上加難。走進山東龍口的碧海苑住宅小區,許多業主的窗子上都貼出了售房電話,從“急售”“低售”中不難揣測賣房者急迫的心態。一個急於出手房產的趙先生向筆者倒出了他的一肚子苦水。他的房子是4年前買的,均價1780元,現在該區域的新房子已經賣到了4000元左右,漲了將近一倍。但是想賣就難了,通過當地的中介公司吧,人家把你的房價壓得很低,再加上中介費算下來,頂多2000元出頭兒,搭上自己投入的裝修費等於賠錢。
怪了,明明市價已經漲到了4000元,為什麼就沒有人認購這些位置優越、精裝修,又幾乎沒住過人的二手房呢?趙先生心生一計,他看到售樓處都是坐看房班車過來的人,人多,目的性強,向他們兜售他的房子一準成功。他製作了一塊牌子,上寫道“比現房好、比現房靚,簽單立省10萬”。好嘛,立馬就有一幫人(其中就有中介公司的)衝上來搶走了他的牌子,當時就在路邊砸個稀爛。幾個膀大腰圓的壯漢撕扯著就要揍他,多虧他跑得快,才免遭破相。
回到家,他仔細想了半天方才恍然大悟,敢情買賣房產的雙方中間就隔著一層窗戶紙,這就是信息。他捅破了這張窗戶紙就如同捅破了開發商和中介公司的錢袋子,人家還不跟你玩命!換一個角度想,這裏的中介很有可能不滿足於吃一點點中介費,由於信息的隔絕、不對稱和地方保護政策或潛規則,他們很可能聯手辦證機關通過操縱市場吃差價,這可能就是二手房始終賣不上價的原因吧。怪不得三步之內,芳草皆無,可憐的購房人啊!
說到這裏,我們應該給那些想買海景房的人們提一個醒兒。其實,如果不坐班車,脫離開售樓人員的“監督”,選擇來到海邊自主購房,走進你心儀的小區,那裏二手房的信息比比皆是。你的一個靈巧用心、你的一個輕鬆回眸,都有可能給你節省幾萬甚至十幾萬以上的購房款。總之,理想很浪漫、現實很骨感,以上說的都是海景房購買、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現實問題,意在給大家提個醒兒,在購買之前作個全麵考量。至於擁有海景房的種種之好,許多美文類的雜誌均有刊載,此文恕不贅述。
編輯/麻 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