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這個號稱“童話王國”的有些地方,你會驚奇的發現,小夥子送給自己心愛姑娘的訂婚禮物既不是戒指也不是鮮花,而是木棒槌!
但是這個木棒槌不是普通的棒槌,上麵刻滿了小夥子在心裏想送給姑娘的浪漫情詩,丹麥人認為這樣的棒槌能給新人帶來一生的好運和美滿的生活。送完棒槌後,是不是該大張旗鼓籌辦婚禮了?恰恰相反,表麵看來一切都回複了平靜,就像根本沒有這樣一回事。可是有一天,雙方忽然宣布馬上舉行結婚儀式,簡直能嚇人一跳!原來,丹麥新人籌備婚禮是一項秘密活動,因為一些丹麥人相信,大張旗鼓地籌辦婚禮會觸怒鬼怪,或者引來某些孤寂鬼怪的妒忌。
至於婚禮當天當然是要辦得熱熱鬧鬧,特別是儀式結束前的壓軸大戲-摔酒壇,這被認為會帶來喜氣。參加婚禮的親友們合力抬來一大壇子啤酒,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壇上方,然後啤酒壇子被打得粉碎。
這個時候,圍在周圍的適婚女子爭先恐後地上去搶碎片,特別是大碎片。因為撿到最大碎片的女子注定會第一個結婚,而不幸撿到最小碎片的卻要終生不嫁。至於說為什麼一定要拿啤酒壇子?這恐怕和丹麥人酷愛啤酒有很大的關係。丹麥人平時總愛端著一杯啤酒打發時間,婚禮上又哪能少了啤酒助興!
丹麥人生性熱情奔放,絕對不會在結婚期間放新婚夫妻一馬。在丹麥的有些地區,鬧婚儀式幾近誇張。這些儀式有些是在結婚前就已經舉行,有些則是在結婚的時候舉行,而且新郎和新娘要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接受鬧婚。
通常新郎和新娘會分別被他們的朋友帶到街上接受種種“嚴刑酷罰”。比如,新郎和新娘被迫穿上破舊不堪的乞丐裝或者式樣非常老套的舊衣服,身上要掛上寫了諸如“我要結婚”字樣的牌子站在大街上,頗有點遊街示眾的味道。
在鬧婚的過程中,新郎通常是被迫完成一些任務。有時周圍的朋友可能逼迫新郎喝一大壇子的酒,不喝掉絕不善罷幹休,所以新郎要有海量才勉強過關。為了防止新郎喝不了酒半途逃跑,有時候刁鑽的鬧婚者會找條鐵鏈條把新郎栓在街上牢固的柱子上。當然新郎喝完酒後是否能得到赦免還要看鬧婚者的滿意程度,要是不滿意的話,新郎還要等著接受更為殘酷的考驗。
新郎被折磨得夠嗆,新娘的運氣也好不到哪裏去。新娘穿上襤褸的衣服後也會被她的女伴帶到街上,不過接受的任務不一定是喝酒,有可能是要完成鬧婚者想出來的任何遊戲。有時新娘的脖子被套上一個大口袋或者一塊能放東西的木板,然後像小販一樣向過路人兜售一些又不值錢又舊的東西,比如舊報紙雜誌、空酒瓶,而且最關鍵的是要以一個明顯很高的價格把這些便宜貨都賣出去。有時候為了獎勵新娘賣便宜貨,鬧婚者還會讓她一邊拿著獎勵品,如一大杯啤酒或冰激淩,一邊賣東西,而且要等到賣完之後才能享用獎勵品。當然,很少有路人會有興趣來買這昂貴的便宜貨。為了完成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新娘不得不挖空心思想盡各種辦法“引誘”路人來買。
3.人手一個日曆本
丹麥是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丹麥人除了人手一冊《聖經》外,從學生到教授,從高層管理者到藍領工人,從政府領導人到一些有社會活動能力的老人,幾乎每個人手中還有一本“時間的聖經”,丹麥人稱之為“我的日曆”。
在這本日曆中,丹麥人把一天的時間劃成獨立的若幹段,一般每天的時間表從早晨8時開始安排到晚上6時結束。在日曆本中,他們對個人時間的安排極為嚴格,把自己的時間表具體化為個人的行動計劃、事物的次序和社交的禮儀。日曆本中所記載的個人議事日程包括會議、商業會晤、交貨日期、聚會宴請等有關事宜。
丹麥人善於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喜歡趕早不趕晚。一般而言,身份、地位越高的人,時間表上提前安排的事情就越多,與人預定的日期也就越長。他們認為,這樣可以給人足夠的時間與心理上的準備,既表達了對他人的尊重,也讓自己方便。一些講究禮節的丹麥人還認為,提前一周與他人約會是草率的表現,他們會為此向你道歉。一旦有急事,或需臨時拜訪,他們會打電話來與你商量,絕不冒昧打擾。
當他們安排某件事情時,會先請對方提出一個時間,然後拿出自己的日曆本,找出一個雙方都認為合適的時間,填寫在自己的日曆本上。這一過程不過用去一兩分鍾時間,卻給人一種鄭重、嚴謹、平等、踏實的感覺。丹麥人認為,安排好待人處事的時間,就等於創造一種非常有價值的生活資源。可以說,這個小小的日曆本不僅加強了人們的時間觀念,而且減少了人與人由於不必要的猜測而導致的各種磨擦與精神消耗。可以說,嚴格的時間觀念幫丹麥人建立起了健康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