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絢麗多姿的藝術國度(5)(1 / 3)

漢寧·拉森也一位著名的丹麥建築師,他為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設計建造了一座宏偉壯麗的外交部大樓,這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而斯普雷克爾森最近因設計出令人傾倒的現代凱旋門而聲名鵲起。目前,法國將這座出自丹麥建築師之手的建築修建在巴黎城東西軸線上。

過去,由於地方狹小和資金不足,丹麥設計師常常是為他人做嫁衣,很多好的建築設計都無法留下。後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丹麥終於建造了一些設計新穎、風格獨特的建築。其中建築師雅各布森教授的設計占了絕大多數,如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的高大的SAS飯店,丹麥中央銀行總行的新辦公大樓和幾個城市的市政廳等都出自雅各布森之手。除此之外,雅各布森的設計也走出了國門,英國牛津的聖·凱瑟林那學院新校園就是他的又一力作。

哥本哈根的格倫特維教堂是丹麥20世紀最傑出的建築,這座教堂於1921年動工,曆時19年。教堂的設計者是克林特,他在設計中汲取了丹麥古老教堂設計的精華。可惜,他並未見到教堂完工,就去世了,教堂剩下的一半建築工程是由他的兒子科勒·克林特完成的。

那麼,在丹麥的曆史上到底誰是最傑出的建築師和建設者呢?如果你問丹麥人,他們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你是國王克裏斯蒂安四世。這並不奇怪,克裏斯蒂安四世是那樣注重城市的設計和建築,正是在他的授意下,哥本哈根才建造了這麼多新穎獨特的建築,從而充滿了迷人的魅力和風韻。靜倚湖畔與綠波相伴的天文了望台圓塔,聳立在市中心帶有龍尾盤繞狀尖頂的證券交易所和優美的羅森堡宮都在提醒人們:克裏斯蒂安四世功不可沒。

丹麥的鄉村還保留著許多中世紀的傑出建築,如卡隆堡和菲德烈堡以及大量的貴族莊園,這些建築富麗堂皇,周圍大都有護城河圍繞,還伴有講究的花園。而那些雖然已經逝去卻留下了璀璨建築明珠的大師們,會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知識小百科

哥本哈根港口的“大門”

在哥本哈根港口的兩岸有兩幢相對的混合使用的大廈,人稱“玻璃大廈”。這兩幢大廈由一條架在水麵上的人行天橋連接在一起,船隻可以從下麵通過。玻璃大廈有截然不同的建築表現形式:27層的蘭根利尼大廈麵向海洋;而24層的馬莫倫大廈麵向城市。兩幢大廈都有安裝了電梯的公共平台。電梯從這裏運輸步行者和騎自行車的人到達高層的人行天橋入口。人行天橋位於兩幢大廈的第17層。從大廈伸出的由兩條鋼纜支持的人行天橋,以稍微不同的角度在空中連接,似乎像兩條手臂在空中相遇,產生一種搖擺。

2.美人魚塑像-丹麥的象征

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的美人魚銅像是世界聞名的。遠遠望去,這座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優雅地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給人一種恬靜溫柔,悠閑自得的感受;可當你慢慢走近,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情憂鬱、苦苦思索的美貌少女。

這座銅像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整座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海的女兒》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童話故事,講述的是海王最小的女兒愛上了人間的王子,為了能與王子相愛並結為終身伴侶,她選擇了與女巫交換條件,用自己優美的聲音交換兩條漂亮的腿。然後她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和親人,每天忍受著不盡的痛苦在海邊守望著王子。可是最終王子娶了鄰國的公主為妻子,於是沒能得到愛情的美人魚在王子成親那天,隨著慢慢升起的太陽變成了泡沫。

美人魚銅像的神態是那樣憂鬱哀傷,因為她一直默默地眷戀著她的王子,思念著他的親人,渴望著化身為人類的一員。

海濱公園長堤旁的美人魚塑像由幾塊巨大的岩石托起優美的身形曲線,狀如人腳的魚尾輕輕地搭在粗糙的岩麵上。她俯視著海麵,長長的頭發挽在頸後,似乎還濕漉漉地帶著水滴,秀麗的臉龐上凝聚著無限的溫情與希望。她在企盼著什麼?從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窺探過她內心世界的人們似乎看到她重新活了過來:光滑細嫩的皮膚泛著玫瑰花瓣的光澤,如同海水般蔚藍的眼睛閃動深情,這位海王的公主剛剛從海底宮殿而來,帶著無限的憧憬欣賞美麗的人間。

原本生活在大海深處的美人魚應該是沒有靈魂的吧,她們不像人類那樣高貴,等到生命終結的一刻,她們就化為波濤中的泡沫,悄然消失在海麵上。但這渴望獲得純真愛情的小美人魚是多麼想加入人類的行列,多麼想擁有高貴的靈魂,所以她才不惜一切代價換得“人”的形體,來到她所愛的王子身邊。可終究無法溝通,終究無法相愛,終究無法融入,終究無法得到“人”的靈魂。於是,她還是化做波濤中的泡沫,飄浮著,飄浮著……但真的無法得到嗎?在安徒生的筆下,在熱愛童話的人們心中,這經曆了幻想、幻滅、痛苦和悲傷的美人魚不是已經有了靈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