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蜀道初行 第四十二章 灰衣客(1 / 2)

蜿蜒萬裏的長江與奔騰咆哮的黃河並稱為神州浩土兩大河脈。天下溪河,要麼臣服於雄壯的黃河,要麼會流進浩瀚的長江,然後都向東入海。

此二河脈,歸同處,出亦是同源,其源頭俱在渝州與西域佛國交界的昆侖山。黃河出渝州而走北涼幽州,然則貫穿中州,東往東原滄州而入東海。而長江則穿渝州而南下,入百越之地,又迂回東進,由中州入東海。

雖然隻跨越三州之地,但長江的綿延亦不可小視,傳聞有前輩大能自九天而觀神州,發現長江之長更勝黃河,更為奇特的是,兩大河脈走勢卻出奇的想象,皆為一個“幾”字型,黃河為正,長江為反。是以有以黃河為天河,長江為地河之說。

自古天為父,地為母,長江以地河之名而有神州母親之尊稱。卻說昆侖雪山經年積雪溶化,順山而下,成了神州兩大河脈的源地,長江乃其庶出之一。長江自昆侖雪山而出,流過蜀中平原,孕育出舉世聞名的“天府之國”的蜀中,沿河物產豐滿,糧食多得連糧倉都裝不下,渝州之名大多居於此。流淌過蜀中平原後,經由雲鼎山脈出蜀,從渝郡榮城縣轄境進入進入渝郡地界,自此開啟其東進之旅。

當長江流過榮城縣轄境後,緊接著便是津城縣,而我們的目光便要順著這條神州地母河脈緩緩流淌的血液,進入山陵漸多的津城縣。

津城縣可以說是渝郡山城之名的一個典型代表。當你還沉靜在榮城縣短暫的一馬平川的時候,那麼突然到來的山巒將會給你一個震撼。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曾有文人墨客這樣來形容溫順的長江在山城渝郡地界的猙獰迅猛。然而渝郡雖多山,但也沒一昧的讓這條母親河變得暴躁凶橫。

江水幾彎繞,流過我家門。

山川織錦繡,沃土育甘醇。

巍巍鼎山立,護衛江城人。

霓虹映晚霞,長路接彩雲。

長江流淌到這裏,立馬收了那骨子“啼不住”的傲嬌之氣,又變得溫柔起來,江水清亮,緩緩而流,順著地形蜿蜒出一個“幾”字,“幾”字心裏便有一塊三麵環水的半島之地,自古以來,人們便習慣了依水而居,對於這樣一個極好的地勢,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津城先民們自然是不會放過。

他們占據這塊三麵環水的寶地,背靠青山,依水建城,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艱辛,遂有有今日的津城。大唐統一天下後,更是以此城為中心,化出一大片地域,作為一縣之地。

津城,可是渝郡難得的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作為一縣之府城,雖然身處西南邊荒的渝州,津城依然有著她的繁華似錦。

不需要約定集市日期,津城的入城大道上,每天都是車水馬龍,行人來往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這一天,一個灰衣青年背劍入城。

他是那麼的普通,一副俠客模樣,人潮人海中,他就像一條小鯽魚,“撲騰”一個浪花,紮入人海中,便叫人再也分辨不出他去了哪裏。

---------

“站住!”

一杆長槍斜擋出來,正入城的灰衣青年一愣,隻見麵前挺立了一個虎背熊腰,麵貌威武的軍士。

灰衣青年眉毛一皺,然後又鬆開,笑問道:“軍爺,您這是?”

那軍士大手一揮,行了一個抱拳禮,道:“這位俠士,還請將你的兵器亮出來檢查一下。”

“哦?”灰衣青年眉毛一挑,顯然是有幾分不悅,不過還是臉色如常道,“據我所知,我大唐向來尚武,廟堂鮮有過問江湖之事,這過城門要檢查兵器,更是大唐律上也是沒有的事。須知,江湖人士,一把武器就跟自己的媳婦沒有什麼差別,是以未經主人允許,查看別人兵器,則是大忌,即使是廟堂再高,也是尊重這一規矩的,難道你不知道嗎?”

然而軍士卻並未理會,隻是朗聲道:“我等隻是奉行公事,望俠士不要刁難,如若俠士執意要……”

軍士“唰”得一聲抽出腰佩唐刀,雪亮的刀身反射出一道明亮的光芒,照在灰衣青年臉上,讓其不自主的眨了一下眼皮,軍士橫刀喝道:“我等隻能將俠士拿下了!”

灰衣青年深深的看了一眼軍士手中的長刀,雪亮而鋒利,不由心中暗暗讚歎不已,大唐軍兵勇悍冠天下,其中,以造價昂貴而鋒利異常的唐刀作為大唐軍中軍士標配,實在功不可沒。畢竟,裝備的精良,便先勝利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