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蜀道初行 第四十六章 讀書人(1 / 2)

二人對望了一眼,陳彥並無太多異色,好像抓到一個嫌疑者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黃君堂堂一都尉,雖說手下隻有百來十號人,好歹也是一軍統領,氣度上較之常人,自然便要好上一些。

黃君臉上先是閃過一絲驚訝,嘴角微微裂開,露出一點點欣喜之色,然而他向來以沉穩聞人耳目,隻那麼一瞬間,他便神色複歸平靜,對著那披甲軍士招呼道,

“將他帶進來!”

“是!都尉大人!”

軍士得了命令,抱拳退了出去,片刻,隻聽一陣清脆的鱗甲之聲,先前奉命而去的軍士,又帶著三人進來,隻見兩名身材壯碩的軍士,一人架著一隻臂膀,將一衣衫襤褸之人夾在中間,中間那人又受了麻繩捆縛,約莫是軍伍之人,動手不知輕重,困得緊了些,讓他這樣一個瘦弱之人飽受苦楚,蓬頭散發間,痛苦的呻吟聲綿綿不斷。

那人扭捏著掙紮不已,但是身旁兩位挾持他的軍士的力量實在不是他所能抗衡,架著他兩邊臂膀的大手,如同兩隻鋼鉗,若他不動還好,動了非但無法掙開不說,反而是加重了苦痛,那男子掙紮了一會兒,想是受不了那種痛楚,於是便停息下來,澀聲尖叫道,

“你們放開我!我可是秀才之身,你們這群爛兵痞子,難道要公然違背大唐律嗎?”

陳彥摸了摸鼻子,男子說得是沒錯,大唐雖尚武,但對於文人亦是愛惜,甚至將其寫入了國法《大唐律》中,可見對文人的愛護。古時有賢明的君主為了展示對文臣的愛惜,於是有“刑不上大夫”之法律,如今的大唐,恩澤就更加寬廣,“繩不上士子”一說,雖說滑稽,但也見朝廷一片拳拳之心了。

雖說國法明言,對讀書人不能以施以捆縛之刑,但自古以來,又有一說。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兩位軍士夾/緊了男子,齊齊悶聲一哼,那男子渾身一震,好似站在身邊的軍士,就如同那神聖威嚴的天兵,一聲齊嶄嶄的悶哼如若雷鳴,有著震懾心靈的莫大威嚴,讓他剛冒到脖子的話語一下就咽了回去,偃旗息鼓。

待男子安靜下來,領頭軍士才指著男子,道:“稟告都尉,這便是那攜帶失竊兵器的人了。”

黃君“唔”了一聲,招招手,那領頭軍士便會意,行了個軍禮,默聲退了出去,留下兩名軍士架著男子,留在堂中。

“你倆將他鬆綁,然後,也下去做事罷!”

黃君走到那男子跟前,被兩軍士那麼一震懾,男子便一直怯懦的低垂著頭,長發蓬亂著遮住了他的臉龐,叫人看不清楚,黃君皺了下眉頭,對著那兩位軍士吩咐道。

那兩個軍士齊齊應了一聲,隻見二人片刻間便解開了捆縛男子的麻繩,收在手裏。如此手法倒是讓陳彥看了次稀奇,先前間那男子被困得就像粽子一樣,沒想到解繩執法竟是如此簡單利落,可見其中頗有一番奧妙。

其中一名軍士上千一步,雙手呈上一物,卻是一把連鞘長劍,黃君接過,看了一眼,軍士退回,兩人一同作了個軍禮,在黃君的示意下,也退了下去。

於是乎,大堂中便隻剩下黃君、陳彥還有那名好似是嫌疑人的男子了。

黃君的家並不寬裕,是以,這個會客的堂屋也不算寬敞。

然而。

在這樣的冷寂中,卻又似使三人如同置身汪洋大海。

-------

“那是我的佩劍,我不是你們的什麼犯人,快把它還給我!”

短暫的冷寂過後,清秀的聲音響起,衣衫襤褸的男子突然抬起頭來,原本遮住他臉龐的散亂頭發便向兩邊分開了些,露出一張清秀而略顯蒼白的臉來。

約莫是他覺得那兩個讓他敬畏如天兵的軍士走了,堂中的兩人就顯得微不足道,他蒼白的臉上雖還有一絲驚駭,但更多的是理直氣壯,蒼白中帶著正氣,透著一股文人獨有的傲氣,就連聲音也比先前要來得中氣十足。

陳彥眼皮一抬,如今他可算是真實見到了一個古代讀書人,然而他又暗暗搖了搖頭,這樣的讀書人天下人多得數不勝數,但往往都是鐵打的嘴,豆腐的心,經不起苦楚的折磨,用一個欺軟怕硬來形容,是一點都不為過。

而行行出狀元,讀書人雖軟弱,一遇武力幾番折磨便會屈服,但其中也不乏有些佼佼者,真正的鐵石心腸,心口如一,經得起苦痛磨難,這一種讀書人往往便是成大事者,是讀書人的脊梁,天下的羸弱書生們,都是靠這些少數的名人誌士,有尊嚴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