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在那蓮花大地——尋訪丁嘎熱巴舞的故鄉(1 / 3)

我們6月前往藏北時,藏北還在下雪。大雪在陽光中五顏六色,好像丁嘎熱巴在草原上飛舞的羊毛彩辮。

途經那曲、夏曲卡、恰孜鄉,翻越白雪皚皚的達木拉山,我們到了藏北草原東部的比如縣。比如縣位於怒江上遊,丁嘎村就位於比如縣城東部、怒江北岸的一座平頂山上。

極目遠眺,我看到以傳承熱巴著稱的丁嘎村坐西朝東,藏在朝陽的光芒裏。我們的目的地就要到了。

蔥鬱的大山,鳥兒的鳴叫仿佛鈸鼓在耳畔齊鳴。

史料裏記載說,丁嘎村是一個自然村落,遠古屬於藏北草原的那秀部落。那秀部落以能歌善舞聞名全藏。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禳災祈福,人們都要載歌載舞,形成了一種為丁嘎人所獨有的歌舞形式——丁嘎熱巴。丁嘎熱巴既有當地牧民舞蹈的動律,又借鑒了昌都一帶熱巴鈴鼓舞的舞姿,以順手順腳的牧民舞蹈動作為基本步法,上身表演吸收了昌都熱巴女子手鼓激情豪放的動作,由此形成融彙藏東藏北舞蹈精華的獨特風格。丁嘎熱巴中還有許多風趣的表演、模擬動物的動作及一些富有情節的小戲、道白和奇特的麵具,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間藝術的精髓,成為藏族古代燦爛文化藝術中的奇葩。

與丁嘎村遙遙相對的,是雪山“森莫卡爾宗”。傳說太陽從那裏升起時,蓮花生大師曾在雪山上降伏妖魔,在雪山的洞穴裏修行;格薩爾王也曾在那裏出沒。《那徐持如曆史》藏文本中有介紹說:最早的丁嘎熱巴是在1040年藏傳佛教噶舉派第二代祖師米拉日巴和熱窮巴在原有的民間熱巴基礎上創作和發展出來的一門獨立的歌舞藝術。這種熱巴歌舞在曆史上經曆了從民間進入寺院,又從寺院回到民間的發展演變過程。因此,現存的丁嘎熱巴分為寺院喇嘛表演的熱巴和民間藝人表演的熱巴兩種形式。

丁嘎村的熱巴藝人,除了在民間表演,每年的宗教吉日,背著沉甸甸的、大象的肩胛皮做的鼓和大象的肋骨做的鼓錘,涉過怒江水,要去莫卡爾宗雪山上的寺院,敬獻熱巴舞劇。寺院回贈他們祝福和華美的服裝及道具。

丁嘎村近在咫尺了。金色光芒中,它高高在上。藏北草原東部,獨有的溫暖氣候,令它顯得福澤深厚。

這天,越臨近丁嘎村越靜謐。腳下的草地開滿星星點點的羊羔花。一些母羊和母牛懷孕的大肚子上,係著保暖的棉肚兜。還有些花牛犢、小馬駒也在近處的草地上打滾,或吮吸乳汁。遠處高高的山上,犛牛像天上落下來的黑猩猩,羊群像閃動的珍珠。淺紫的野菊、粉豔的瑞香狼毒花、湛藍的豌豆花從四麵的高山上一片片地開下來,像孔雀開屏一般。

來到山頂,一派開闊。空氣裏混雜著牛糞、野花、青草的氣味,蜜蜂在嗡嗡地飛,微風習習,我們尋找著丁嘎熱巴藝人。

一位老牧人牽著純白的馬駒,頭上係著紅纓子,朝我們走來。他叫紮昂(化名)。他說,這個季節,丁嘎村5歲以上的勞力全部都到山裏挖蟲草了,隻留下老人和幼童。

記得一路上,我們是看到兩岸的山上滿是挖蟲草的人。傳說蝙蝠蛾幼蟲被真菌感染僵死後,寄生類產物蟲草,能壯命火,益精髓補諸虛百損。現在生活越好,人更想長生,對蟲草需求越多。蟲草變成了的黃金。

挖蟲草的季節沒有丁嘎熱巴盛會。

我有點兒失望。

老牧人紮昂梳理著小白馬漂亮的鬃毛。他可能有60多歲。藏北草原是史詩《格薩爾王傳》的發源地,望著他的小白馬,我想起《格薩爾王》中的那段馬讚:

“一有野牛的額頭,二有青蛙的眼圈,三有花蛇的眼珠,四有白獅的鼻孔,五有白虎的嘴唇,六有大鹿的下頜,七有鷲鳥的羽毛……”

小白馬真漂亮!我望著它的眼睛看。

紮昂拍拍小白馬的頭,對它呢喃了幾句,它就朝草壩跑去了。

我們跟紮昂到了牧人們的營地丁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