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財務管理專業“立體式”實踐教學計劃體係的實施和評價(1 / 2)

淺談財務管理專業“立體式”實踐教學計劃體係的實施和評價

財會教育

作者:劉純超 段華友

摘要: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體係應該包括計劃、實施和評價三個環節。構建“立體化”的實踐教學計劃體係,是完成實踐教學目的的基礎;對教師、教材、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教學過程要素進行優化,是實踐性教學計劃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而建立適當實踐教學評價體係,既是保證實踐性教學的質量的關鍵,也能促進實踐教學計劃體係的改善。

關鍵詞:財務管理 實踐教學計劃 實施 評價

前,我國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還處於起步階段,基本上都是以會計實踐為主,隻有少量財務管理專業方麵的實訓實踐,總的來說,不太理想,這既有人們對實踐教學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和會計實踐教學體係自身不足等原因,也有實踐教學不成體係或體係設置不夠合理、實踐教學環境和可用資源薄弱以及教學方法和實習形式單一的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以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基礎,以財務管理崗位能力為主線,從層次、時間和空間上采用“三結合”的方式, 構建“立體化”的實踐教學計劃體係。

一、為保證“立體化”的實踐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必須優化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的過程要素

(一)教師技能素質的優化。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技能素質,所以配備應用型的師資隊伍尤為重要。目前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教師大部分是從學校直接走向教學崗位,缺乏實踐經驗,更談不上對企業財務問題的解決和了解。因此,應充分利用學生實訓機會,安排教師帶隊,讓他們借機參與財務管理實踐。各高校也應該給予教師進修或自我進行知識更新的機會和時間;在教學安排上,打破教研室的界限,避免教師長期隻上一門課的狀況,以擴大教師的知識麵;同時,安排教師到企業或事務所從事掛職鍛煉或頂崗工作,或外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財務管理人員或專家擔任兼職教師,請他們既為學生講課輔導,也為專業教師做培訓指導,以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

(二)會計實踐教材體係的優化。目前,現有的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材,大多數還是會計實踐教材,如《基礎會計模擬實驗》和《綜合會計模擬實驗》等,這些教材缺乏針對性、係統性,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教材體係,滿足不了實踐教學計劃實施的需要。為此,應開發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性實驗項目(如集團公司財務管理),並且不隻限於會計核算,應涵蓋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稅收、金融等實驗內容,使教材內容與計劃相配合,形成一套職業性強、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會計實踐教材體係。

(三)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手段的優化。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學生從離開學校到上崗是沒有過渡期的,這就要求在校期間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實際操作環境(盡量接近於真實工作環境),優化各種教學手段,為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計劃的實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1.強化校內財務管理專業模擬實驗室的建設。建立完善的校內模擬實驗室,突破隻限於感性認識和動作技能訓練的舊模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實驗室平台,建立有利於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新模式;投入要有前瞻性、持續性,保證場地充分,設備數量充足,技術先進;要盡可能的與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相一致,形成真實或仿真的企業財務管理環境。

2.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盡管深入企業實習存在著諸多困難,但它還是實踐教學體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可以采取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校企合作和學生簽訂含保密條款的實習合同等形式,確保校外實踐能收到良好的實習效果。

3.實施“教學——經營”或“教學——創新工作室”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校內資源,成立“兩所”、“財務管理開發及創新工作室”或“財務管理谘詢公司”,選派專業教師輪流到“工作室”(公司)從事經營或管理工作,讓高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工作,通過親臨實踐,既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