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培養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藥性分析(1 / 3)

血培養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藥性分析

檢驗與臨床

作者:蔣比芬

[摘要] 目的 探究血培養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藥性。 方法 選取我院臨床血培養合格標本進行血培養及藥敏鑒定,並分析其細菌菌譜及耐藥性。 結果 分離率前三位的病原菌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其分離率分別為37.6%、18.8%、11.2%;葡萄球菌屬病原菌對青黴素耐藥性較高,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對複方新諾明及苯唑西林耐藥性高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後者對利福平耐藥性高;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等抗生素耐藥性較低。 結論 血培養病原菌種類複雜,應重點關注感染情況,規範診療操作,避免感染發生,保證療效。

[關鍵詞] 血培養;病原菌;分布;耐藥性

[中圖分類號] R446.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0-0083-02

隨著廣譜抗菌藥物、免疫抑製劑等藥物的廣泛應用,血行性感染在院內感染的發生率迅速攀升,引發感染、中毒或全身炎症反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1]。血培養是一種診斷血液細菌感染和檢測患者病情的主要方法,能夠準確地監測病原菌及耐藥菌株,對於指導抗菌藥物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院對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的5 957例合格血培養標本進行培養及鑒定,現將研究過程與結論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標本采集

采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中出現發熱、寒顫及白細胞明顯升高等症狀患者的靜脈血液進行血培養,所有患者采集血液前均未使用抗菌藥物。

1.2檢驗設備

血培養設備使用法國生物梅裏埃公司生產的BacT/Alert 3D-240自動化血培養儀及配套血培養瓶;病原菌分析設備使用同公司生產的Vitek-2 Comact型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配套用細菌鑒定卡及API AUX20C真菌ID板條;藥敏分析儀采用美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Walkaway96全自動細菌鑒定儀;質控菌株購自吉林省臨床檢驗中心。

1.3 病原菌分離與鑒定

將血液標本置於血培養瓶中,並放入血培養儀中進行血培養,分離接種陽性菌落,菌種鑒定嚴格按照鑒定卡操作說明完成[2]。

1.4 耐藥性分析

按照CLSI推薦的K-B紙片擴散法進行細菌藥敏試驗,參照丹麥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ROSCO)規定的標準,使用MIC法進行真菌藥敏實驗[3];質控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大腸埃希菌(ATCC)及銅鋁假單細胞菌(ATCC27853)。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WHONET5.4軟件對細菌鑒定、藥敏結果等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病原菌分布

分離率前三位的病原菌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率分別為37.6%、18.8%和11.2%,上述三種病原菌共占總病原菌分離率的67.6%。

2.2耐藥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