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的安全有效性分析
臨床探討
作者:張福林 王斌 張冠勳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的安全有效性。 方法 早期乳腺癌患者100例根據手術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采用保乳手術方法手術,對照組采用根治術治療。 結果 治療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與總引流量明顯少於對照組(P 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保乳手術方法手術。取以乳頭為中心的放射性梭形切口,在距腫瘤邊緣切除腫瘤,深達胸肌筋膜。將切除的腫物用縫線分別行快速冰凍病理檢查,要求病理結果必須為陰性,陽性處做擴大切除,直至為陰性為止。如果乳腺部切口影響清理腋窩處淋巴結的操作,則應再另行方便的切口。對照組采用根治術治療,取梭形切口,切除包括乳頭及腫瘤周圍3 cm以內的皮膚及全部患側乳腺,保留胸大肌、胸小肌。兩組全部患者術後1~2周開始化療。
1.3 觀察指標
①圍術期情況指標: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引流時間、總引流量等。②美容評估標準:優良:雙乳對稱,外觀皮膚正常。一般:雙乳對稱,外觀皮膚顏色變淺或發亮。差:雙乳明顯不對稱,外觀皮膚明顯不正常[5]。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圍手術期情況對比
經過觀察,治療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拔管時間與總引流量明顯少於對照組(P
2.2兩組乳房美容評估效果對比
治療組多數患者手術後乳房外觀正常,美容優良率明顯優於對照組(P
3 討論
目前乳腺癌已經成為危害廣大婦女健康的嚴重疾病,在我國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10%左右。由於保乳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巨大優勢,使得西方國家的保乳手術率在開展初期達到70%以上。經過20多年的總結,人們逐漸認清該術式的優勢和主要問 題,目前保乳手術率已經下降至50%左右。這除了與保乳手術複發率偏高以及臨床發現DCIS等廣泛病變的增加相關外,還與近年來整形手術的廣泛開展和技術提高有密切關係[6]。
保乳手術的適宜人群並沒有很嚴格的定義,臨床上隻是給出了幾條主要原則,包括切緣陰性、美觀滿意度等。保乳手術的不適宜人群主要依據為是否能夠術後使用放 療而定。對於術後不能使用放療的患者均列為手術禁忌。因此在歐美國家很少談及保乳手術的適應證,而主要強調的是保乳手術的禁忌證,包括絕對禁忌證和相對禁忌證。可以說,除去術後無法放療的病例均可考慮實施保乳手術,而不是規定哪些病例適合保乳手術,其餘未提及者為不適合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