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縣結防科2011~2012年活動性肺結核患病情況分析
臨床探討
作者:陳蓮英
[摘要] 目的 探索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來源途徑,提高患者發現率。 方法 選擇博湖縣結防科2011~2012年初診患者登記本、結核患者登記本及中國疾病監測信息報告係統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 2011年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不同來源所占的比例依次為因症推薦80.0%、轉診20.0%。2012年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不同來源所占的比例依次為因症推薦90.3%、轉診9.7%。 結論 加強結核病健康教育,鄉鎮醫、村醫及個體醫生因症推薦是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主要途徑;加強醫防合作,轉診疑似患者,是發現患者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活動性肺結核;預防控製
[中圖分類號] R5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0-0135-02
結核病不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已成為嚴重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及時發現和治愈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特別是傳染性肺結核患者,是降低患病率、控製傳染源、減少死亡和發病、保護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要積極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就必須提高肺結核可疑症狀者的就診率。因此,我縣疾控中心在2012年年初舉辦了“結核病控製項目基本DOTS培訓班”,參加人員包括全縣綜合醫療單位、鄉鎮醫生、村醫及個體醫生等。培訓內容:綜合醫院、鄉鎮醫、村醫及個體醫生等在結核病控製項目工作中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提高患者發現、如何提高治愈率、各自的職責等等。鼓勵他們對疑似患者特別是咳嗽、咳痰或咯血等症狀持續2周以上的患者,積極推薦到結防科進行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早期發現。經過培訓後,鄉鎮醫、村醫及個體醫生等積極推薦疑似患者,一年來可疑症狀者的就診率和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發現率明顯高於2011年度。因症推薦方法是提高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發現率的有效方法,綜合醫院轉診疑似患者是提高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發現率的重要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來源於博湖縣疾控中心結防科2011~2012年初診患者登記本、結核患者登記本、中國疾病監測信息報告係統。
1.2 方法
統計從患者初次來疾控中心結防科就診到確診為肺結核患者,對收集的數據核對後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2011年患者來源
2011年全縣共接診肺結核可疑症狀者191例,其中87例為因症推薦,占45.5%,29例為綜合醫院轉診,占15.2%,4例因症主動就診,占2.1%,共檢出塗陽患者33例,其中78.8%來自因症推薦患者,21.2%來自綜合醫院轉診患者。共檢出塗陰患者2例,來源於因症推薦患者。中國疾病監測信息報告係統即非結防機構網絡報告肺結核患者(追蹤人數)31例,未檢出活動性肺結核患者。
2.2 2012年患者來源
2012年全縣共接診肺結核可疑症狀者261例,其中164例為因症推薦,占62.8%,26例綜合醫院轉診,占10.0%,4例因症主動就診,占1.5%,共檢出塗陽患者40例,其中95%來源於因症推薦患者,5%來源於綜合醫院轉診患者。共檢出塗陰患者32例,其中84.4%來源於因症推薦患者,15.6%來源於綜合醫院轉診患者。中國疾病監測信息報告係統即非結防機構網絡報告肺結核患者(追蹤人數)40例,未檢出活動性肺結核患者。
2.3 2011與2012對比
2011年度鄉鎮醫、村醫及個體醫因症推薦疑似肺結核患者87 例,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28例;綜合醫院轉診疑似肺結核患者29例,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7例。2012年度鄉鎮醫生、村醫及個體醫生因症推薦疑似肺結核患者164例,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65例;綜合醫院轉診疑似肺結核患者26例,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7例。2012年度因症推薦疑似肺結核患者數及發現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數明顯高於2011年度。
3 討論
肺結核患者的發現工作,是控製結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發現患者,特別是初治排菌患者得到及時合理化療,並治愈肺結核病患者是當前控製結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以達到逐步消滅傳染源、控製流行的目的。
目前我國有結核患者500多萬,肺結核已成為傳染病中的頭號殺手。結核病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之一,給國家和人民群眾帶來了沉重負擔。中國80%的結核患者在農村,因此鄉鎮、村衛生人員、綜合醫院及個體醫生處在抗擊結核病的最前線,在中國的結核病防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