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布裏安·戴森美郭為譯
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拋接五隻球的遊戲。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友誼和精神。將五個球同時在空中拋接的確是一門藝術。不久你會發現:惟有工作是一個橡皮球,掉在地上還會彈起來;而其他四個球都是玻璃的,掉在地上便會留下疤痕、裂縫,或摔得粉碎,總之不可能再恢複原樣。所以我們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平衡,才能把它們都在手裏玩得轉。
那麼該怎樣去做呢?
不要總把自己與別人比較,這樣會愈看自己愈不值錢。如同你的指紋一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要根據別人認為重要的東西來製定自己的追求目標,而應當努力去爭取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
不要以為最接近自己內心的東西與生俱來,可以像自來水一樣隨時予取予求。
要如同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它們。失去它們,你就會變成隻有心髒而沒有心靈的行屍走肉。
不要匆匆忙忙地過一生,以至於忘記自己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生命不是一場速度賽跑,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旅程。
不要耽於昨天或明天而任憑今天從指間流走。每一天隻過每一天的日子,你總會享受到所有的日子。生命不是以數量而是以質量來計算的。
如果你還可以付出,就不該輕言放棄。直到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麼也沒有真正結束。
不要怕承認自己並不完美,我們就是靠一根脆弱的細絲相互連在一起的。
不要怕麵對風險,我們都是在闖練中學會勇敢的。
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找到愛情而就此永遠關閉大門。得到愛情最快的方法是給予,失去愛情最快的方法是像對待硬幣一樣緊緊捂在口袋裏,保持愛情最好的辦法是給它插上自由的翅膀。
不要忘記:一個人最大的感情需要是得到他人的理解。
不要怕去學新的東西。知識沒有重量,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寶藏,沒有人會被它壓垮,而且愈多你愈身心矯健。
昨天是曆史,明天是謎語,而今天是禮物,所以在英語中我們把今天稱之為PRESENT。
真水無香
潘向黎
在博物館裏,看見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無香”四個字。
我對文物、金石都全然無知,也不知道這是作者蔡仁的夫子自道,還是另有出處,可是無聲地念著這四個字,就覺得像在月圓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間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一時間有莫名的感動,很想說出來,可不知道對誰說、從何說起。
讀過多少名言、格言,都是有智慧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無香”更寧和、透徹、充滿清氣?那些名言、格言,往往是教人進取、催人奮鬥的,是有目標要去爭,而“真水無香”卻是沒有目標,也不爭,隻是一種境界:自然、平靜、清澈、淡漠無痕、空闊無邊。這才是大智慧啊。回來後把這幾個字翻來覆去地念,越發覺得深不可測。
讀一本隨筆,裏麵提到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正聽葉田謙好在裏麵說:追求金錢的人生是多麼愚蠢,追求地位和名聲同樣不智,無意中發現這樣的句子:“真人,無智,無德,無功,亦無名。這類真人的事跡,誰能知解,誰能傳揚?此非隱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賢愚得失之境。”原來我想找的,在《徒然草》裏等著我呢,真人無所謂聰明,無所謂品德,無所謂建功立業,更無所謂聲名遠揚,難怪“名”字常和“虛”字相連,叫做了“虛名”,可是“禍”卻是“實禍”。而那些超越了賢愚得失之境的真人,我們是無從得知、無從了解的。盛名、美名如同芳香,藉此我們才能了解一些古代的人中精華,但是那些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塵俗的人,卻如同純淨的水,是沒有香氣的,更不會遠近飄揚。除非有福氣接觸到他們,否則我們永遠不知道人可以做到那樣的純潔和一清至骨。可是那樣的人,豈是我們可以得聞其名、得見其人的呢?我們可以仰慕、追隨的,無非還是有香之物、有名之人罷了。如果我們拒絕,那我們就沒有什麼可以仰慕、追隨的了,我們心裏的一個地方,隻能永遠是空的。至於世上所有的建功立業,所有的功成名就,若不為財富、地位,總能說出一個“名”字——無非是想讓自己成為有香氣的水罷了。真水無香,我們一出發就走了反方向。可是我們不出發,也許本來就不是純淨的水,還不如求些香氣,掩了濁氣呢。要淡、要透徹,是要大本錢的,而且是與生俱來、不可強致的。想想真是讓人悲哀。
真水無香,說到這兒,話是說透了,卻也說到頭了。既是高山仰止的意思,也是人至察、水至清的意思。
忽又覺得奇怪,我怎麼會由“真水”想到“真人”的呢?細細再想,原來這不相關的兩處裏倒是藏著絕妙的一聯——上聯:“真水無香”,下聯:“真人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