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麵文章
作者:王馨妍 呂丹
2012,壬辰龍年,雙吞,閏年……。
盡管這一年將發生諸多罕見的天文現象,而且又是所謂“瑪雅曆”的終結之年,然而素來以“盡人事,聽天命”而勉力前行的CFO們,仍然要在這一年裏為誌在可持續發展的本土企業設計短、中、長期的財資策略。
此刻橫亙在201 2年宏觀經濟走勢麵前的一個繞不過去的經典問題便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通常幹擾航空器正常著陸的常常是所謂的“不穩定氣流”,用航空語言表述大意是說:在低空或超低空,氣流因受地表摩擦力的影響常常變化無常;氣流在越過山脈等障礙物時,往往會因此生成大小不等的漩渦而造成亂流;由於上下左右氣流層的相對運動,有時會在交界處形成較強的風切變;不同的地表性質還會引起氣流分布不均勻而形成升降氣流等。因此在低空或超低空飛行,會給飛行操縱和領航帶來許多困難。
無疑,在歐美經濟陰雲未散,國內CPI急速下落的當口,幹擾中國經濟平穩著陸的“不穩定氣流”仍然強大。“不審勢,則寬嚴皆誤”,作為《首席財務官》雜誌的傳統年度選題,我們照例在一年之初把目光聚焦在2012年的資金供求態勢上,力圖給身處經濟迷霧之中的本土CFO們勾勒出一個相對清晰的資金麵導航草圖。
從官方的表述來看,2012年我國將延續201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成為明年推動經濟發展的總基調。
事實上,2011年的“不穩定氣流”更為強烈。自2011年1月開始,CPI從4.9%一路狂飆至全年最高值6.5%。為打壓通脹,央行連續三次加息、六次升準,凍結銀行資金1.8萬億元。一路緊縮下來,連漲七個月的CPI開始回落,至11月份CPI已經下降到4.2%,創14個月新低。多家機構表示,2012年CPI指數將繼續回落,通脹將不再是問題。摩根大通預期,2012年年中以前,通脹水平將下降到3%左右。
經濟發展減速已成定局。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9月開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開始回落,11月跌至12.4%,工業增速放緩導致工業用電量增長下滑至10.13%,發電量增速創年內新低。
針對去年12月5日央行時隔三年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認為,準備金率下調顯示政府的政策重心已經由抵禦通脹轉向刺激增長。
盡管2011年後半年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但《首席財務官》雜誌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無論是銀行、企業還是經濟學家對去年的GDP增速非常樂觀,多數認為GDP增幅9%已成定局。相比之下,反到是普遍擔憂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GDP增速將放緩下滑。中國銀行預計2011年中國GDP增長9.3%;2012年初步預測GDP增長8.8%左右,比2011年回落0.5個百分點。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2012年中國經濟將軟著陸,預計GDP增長8.4%。渣打銀行認為明年GDP增長為8.1%,原因在於基礎設施建設融資越來越困難,市級政府的土地收入也出現下降。摩根大通判斷今年中國GDP的同比增長為8.2%。
李晶指出,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看,2011年出口對GDP貢獻為負,經濟增長的動力將主要來自投資與消費。當前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與總量都有所下滑,而2012年消費對GDP貢獻的占比較2111年會有明顯提升。從2012年全年來看,一季度的增速將降至曆史低點,預期是7.6%,2012年下半年經濟將觸底複蘇。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更精確地預計2012年中國GDP同比增速為7.9%,其中消費貢獻4.4%,投資貢獻4.2%,進出口貢獻-0.7%。
“2012年GDP增曾速下行已成定局。歐美經濟還將處於一個較長的修複期,出口將受累於歐洲市場的萎縮,投資拉動由於房地產調控政策將難有起色,經濟結構轉型為消費拉動為主要引擎尚需時日,整個宏觀形勢不太理想。因此如果2012年GDI士曾速放緩幅度較大,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適度鬆綁房地產行業,同時加大提振消費力度的概率較高。”中航證券研究所所長鄺野告訴記者。
從去年前11月的增長勢頭來看,2011年全國財政收入超10萬億元已無懸念。摩根大通判斷2011年政府財政收入有望達到11萬億元。收人超過支出,結構性減稅將成為2012年的重頭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2年我國要繼續完善結構性減稅,加大民生領域投入,積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個人所得稅提高起征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小徽企業減半所得稅、車船稅微調等多向減稅政策將在20】2年得到落實。這對於減輕中小企業與個人稅收負擔將起到一定作用。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日前表示,2012年財政政策的確不同於2011年,其中最大的改變是,結構性減稅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增支。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評價,2009年和2010年我國主要通過“多花錢硬投資”支持經濟增長,
新一輪積極的財政政策屬於“少收錢軟啟動”,通過結構性減稅,理順稅製來促進消費,增強企業發展活力。2012年的財政政策將適時進行鬆緊微調。
為提振經濟,央行出台的貨幣政策“選擇性寬鬆”,“三農”產業、保障房建設以及“十二五”重點支持的新能源等行業將得到穩步發展,房地產及產能過剩的重工業將繼續維持緊縮。股市受內外部環境影響也將持續低迷。“2012年是我國經濟比較有挑戰性的一年。”李晶斷言。
銀行:小步寬鬆
2011年前11個月,人民幣新增貸款6.84萬億元,預計全年規模在7.4萬億元左右。業界預計12月新增M2(廣義貨幣)同比增速12.6%,高達1.5萬億元。李晶指出,M2增長率創10年新低,貨幣市場流動性緊張,股市低迷與之不無關係。與去年相比,銀行信貸規模將有一些增長。摩根大通預計2012年全年新增貸款規模8.2萬億元。渣打銀行則認為貸款規模同比增長1萬億元,達到8.5萬億元。魯政委的預期相對保守,預測信貸規模將新增8萬億元。
盡管此前準備金率下調被視為貨幣政策逐步寬鬆的信號。多家機構也表示銀行準備金率下調的空間很大,被凍結的大量資金釋放有助於增強銀行信貸投放能力。交通銀行與渣打銀行均認為2012年底之前準備金率將下調五次,每次下調50個基點。魯政委的預測更為激進,2012年準備金率或將下調10次之多。這也意味著僅此一項即可增加不少於2萬億元的流動性。
但是近幾個月存款增速大幅回落,為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挑戰。2011年三季報數據顯示,16家上市銀行中有10家商業銀行的存款出現負增長。存款增速,遠遠低於貸款增速,促使存貸比顯著上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2012年末,人民幣存款餘額同比增長14%~15%。同時存款市場競爭有所緩和,存款成本率有所回落。
在銀行信貸政策方麵,將延續去年的投放策略,重大基礎設施、三農、保障房、中小企業依然是銀行信貸的重點。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曾表示,2012年將優先滿足在建水利、鐵路、重大裝備等項目的資金需求。在三農方麵,將加大對黑龍江產糧大省和城市“菜籃子”的支持力度,同時進一步提高保障房信貸貸款。
北京銀行則表示將進一步助力中小企業融資,尤其是重點支持文化創意、高新技術、節能減排、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的中小企業發展,助推中小企業優化結構和轉型升級。另一方麵為防範房地產行業的風險,房地產貸款比例將進一步壓縮。
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區CFO支昀曄指出,2012年貨幣政策適度寬鬆,但信貸偏緊的局麵仍然無法得到完全改善。受限於存貸比與資本充足率,銀行對客戶的選擇更為嚴格。相比之下,2012年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博弈,銀行更占優勢。
“2012年是銀行比較挑客戶的一年,企業CFO應提早做好融資準備。同時盡量選擇合作時間長、服務意識強、產品能真正解決企業需求的銀行。”
中小企業融資:持續改善
近三年來,小型企業貸款規模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遠遠超出了針對中型和大型企業的信貸投放。特別是在2011年,新增貸款規模集中投向了小型企業。據德勤谘詢金融部分析,許多城市商業銀行已計劃把目前10%左右的中小企業貸款占比,在未來3~5年內增至30%以上。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麵,商業銀行重拳出擊中小企業信貸,一是為了規避風險,二是為了持續盈利。
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項目新增貸款比例日益走高,2010年底城商行僅這兩部分貸款餘額占比就超過50%,全國地方債務餘額高達10.7萬億元,其中第一輪還債高峰將在2012年集中到來。隨著房地產投資持續下滑、房價不斷走低,土地出讓金大幅縮水,銀行的信貸風險逐步暴露出來。
另一方麵,銀行為爭奪優質大型企業競爭異常激烈。畢竟大企業數量有限,同時擁有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多種選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開始將中小企業業務列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旺盛,銀行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比例可達20%~30%,微貸利率甚至有上浮200%的可能。
2011年招商銀行加快推進“二次轉型”,將中小企業業務作為發展重心。截至2011年6月30日,招商銀行境內中小企業貸款總額達4338億元,占貸款總額51.19%。北京銀行同時間貸款餘額達到1361億元,較年初增幅達12.74%。
另一方麵,多家銀行積極申請發行小徽金融債,預期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增加2012年的授信額度,解決小企業貸款資金來源不足問題。據公開數據統計,目前待批或待發的小微專項金融債已超2300億元,包括浦發銀行、深發展、北京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各發行300億元,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總計800億元的小微金融債。目前興業銀行已成功完成首支小微金融債發行,發行規模200億元,發行人另有不超過100億元的超額增發權。
不過就長期的結構性困難而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將一直存在。魯政委直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在於信息不對稱。由於企業財務不規範,信息不透明,“搞不明白是真是假,沒辦法查清企業的資信情況,因此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首先要完善企業征信數據庫,其次是促進民間融資陽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