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
作者:黨紅
會計準則的趨同如同下棋,每一步都是博弈,每一局都是變數。
時至歲末年初,回首近些年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步伐一直在繼續。2001~2002年歲尾年初,歐盟將於2005年開始要求上市公司采用IFRS(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報的承諾為IAS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成為趨同軸心點燃了第一把大火;2005—2006年歲尾年初,中國即將發布的全新企業會計準則體係為IFRS成為趨同目標提供了助推加速器;2008-2009年歲尾年初,美國發布的趨同路線圖為IFRS時代的來臨鋪設了趨同快車道;2010~2011年歲尾年初,換屆後的美國證監會(SEC)對趨同路線圖的冷淡和拖延令趨同前景陡增變數,關於趨同的議論又漸趨紛雜。如今2011年即將過去,美國人的決定仍是一枚滾動的骰子,IASB的趨同項目沒有如期完成,日本和印度在趨同路上放緩了腳步。
美國SEC原定T2011年做出是否要求美國公司采用IFRS的決定,現在看來塵埃落定的大結局不會在2011年上演。2010年2月SEC在《關於支持趨同和全球會計準則的公告》中,要求製定工作計劃對六大問題——包括美國報告係統中IFRS的發展與運用、獨立的準則製定程序、投資者的理解程度與培訓、對監管環境的影響、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人才準備等進行跟蹤研究;2010年10月底,SEC發布首份關於工作計劃的進展報告,就會計準則趨同模式和獨立準則製定程序得出初步結論;2011年5月SEC發布一份工作人員立場公告,提出將IFRS納入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 GAAP)體係的“趨同認可”模式;2011年11月16日SEC同時發布兩份工作人員立場公告,分別比較USGAAP和IFRS和分析實踐中的IFRS。目前SEC正在前期立場公告的基礎上草擬報告以完成工作計劃,預計正式報告要到2012年才能出爐。那麼SEC的決定呢?當然是在正式報告之後——最好的結果也隻能是2012年的某月某天。
在針對2011年5月工作人員立場公告的意見反饋中,雖然由於擔心成本效益不匹配和對IFRS質量心存疑慮而導致反對納入IFRS的聲音此起彼伏,但是主要意見還是“支持以單一的高質量全球公認會計準則為目標”。對SEC所歸納的IFRS運用模式——主要包括趨同模式(保留當地會計準則的製定權,在會計處理原則和方法上與IFRS保持一致,並保留一些具有本國特色的內容,典型代表是我國)和認可模式(某國或地區決定采用IFRS之前先由法定機構執行認可程序,認可過程中有可能對擬采用的IFRS進行修訂,典型代表是歐盟)——主流傾向是支持認可模式。SEC提出的“趨同認可”模式本質上是認可模式,隻不過在5—7年的過渡期內采用趨同模式,過渡期結束時實現的目標不是“美國發行人采用IFRS”,而是“采用US GAAP的美國發行人編製的財務報表與采用IFRS的主體編製的財務報表是一致的”。要使納入美國會計準則體係的IFRS散發“美國味”,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必須給力,趨同模式期憑準則製定者的角色處理us GAAP和IFRS的差異,認可模式期以準則認可者的身份決定是否對IFRS的規定做出調整補充,而且無論何時,FASB都需深度參與IASB的準則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