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
作者:主騰
財務管理的水平發揮到較高階段時,就不僅僅是能夠幫助企,Ik產生良好的現金流,而是從開源節流到風險管控再到業務指導等多方麵為企業提供可靠的分析保障。
2008年花偉程離開花旗銀行回國加入博華教育集團擔任常務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在沒有獲得投資之前,博華是個徹徹底底的民企。創立於2001年的博華教育集團,總資產35億元,是一家專業的民辦高等教育投資和管理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為民辦高等學校投資、院校管理服務、後勤社會化服務、教育產品研發和教育谘詢等。然而業務越多、學校越多,隨之而來的是:潛在風險也就越大,而最初的花偉程麵對各個下屬學校提交上來的五花八門的財務報表,著實有點焦頭爛額。
不能說的秘密
加入博華之前花偉程在美國花旗銀行工作,一般來說,美國大多數企業信息化係統都比較完善和規範。“就財務管理係統,小到一筆費用的報銷,大到公司預算的製定,都是通過軟件係統流程進行的。很多時候,企業一些財務上的漏洞和錯誤,是要通過軟件才能監測出來的,一些合同簽署和風險管控,也是通過財務係統完成的。”花偉程發現—個沒有現代化管理軟件輔助的企業,很難做大做強,有時候連最基本的“事實真相”都很難了解到。
據花偉程當時發現,博華下屬的各個學校,財務製度不統一,各用各的,收入的確認、費用的劃分等都不統一。比如同樣一筆費用,在A單位被認作招待費,在B單位可能就會認作市場開拓費用之類的。這樣從集團公司層麵,對下屬單位根本就沒辦法做橫向的比較,這種不對稱的信息,集團公司財務拿過來幾乎一點用都沒有。花偉程覺得這樣下來,幾乎每一張報表都隱藏著巨大的秘密,但是好是壞自己卻無從所知,而且在沒有信息化係統支持的情況下,信息的傳遞非常慢。
博華集團當時定期向下屬學校要財務報表,本身報表的製作過程就很慢,而且報表上的數據根本無法追蹤,尤其是一些數據的變化由什麼因素產生,根本無從查證。花偉程再也不想麵對這些似乎有著“不能說的秘密”的遲到的財務報表了,“從財務分析和風險管控的角度,這樣的財務報表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想要有一個健全的財務體係,就需要一個完整的信息係統做保障。”
重整組織結構
當時我來博華第一件事就是要做一個完整的財務信息係統。花偉程認為博華這樣的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借助信息管理係統的支持:但他當時簡單的以為隻要在市場上找一套最好的ERP軟件,然後培訓員工使用就可以了,而真正執行的時候,由於上係統會涉及到諸如績效考核製度的修改,個人權限的劃分等等,必須對公司的組織結構做出調整才能合乎係統要求。
事情遠沒想象的那麼簡單。
花偉程為了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開始一層層地做工作。“先做我們下屬學校領導的工作,但是後來發現,下屬單位的工作很難做通,隻能上升到公司董事會層麵討論,這也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最後是由董事會拍板決定才落實到執行層麵的。而且是從上到下先進行組織結構調整,然後再上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