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看陽光

寫作夢工廠

作者:王璵璠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

——巴爾蒙特

曾經是一個偏執地喜愛窗簾的人,總覺得因擋住了陽光而投射在地板上的那一片斑駁的陰影裏,有一種說不出的神秘。然而,我從未想過,隻因那一次短暫的經曆,卻讓陽光融進了我的生命,讓它的魅力指引我靈魂的方向……

還是太陽未肯蘇醒之時,我便來到了秀峰山腳下。她如同一位安靜溫婉的江南女子,在薄霧的懷抱中安然沉睡,“山在虛無飄渺間”隱約著,能看出幾分窈窕的身姿。不禁想起“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不盛嬌羞。”那似有若無中的,才是最令人心神陶醉的。

秀峰並不高險,攀爬起來也不太費力,不一會兒,我便來到了半山腰的一汪清潭邊。此時,太陽已漸漸露出了俏臉。我看見,陽光時而輕盈地落在水麵上,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在如鏡的水麵上優雅地舞蹈著,舒展著自己曼妙的腰肢;時而乘著清風,頑皮地俯下身,吻著靦腆的清潭,清潭害羞地泛開層層漣漪,似乎都能瞧見那紅暈未褪的粉嫩,而陽光依舊歡笑著,逐漸融合在這清涼中,它潛入水底,將沉睡的石塊鬧醒,惹得石塊發出金閃閃的光芒。

這可愛的陽光,像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剛出來,卻怎麼都閑不住。那嬌羞、做作一點也不合適它,所謂的朦朧之美,在她歡快的舞蹈和燦爛的笑臉麵前都黯然失色了。

她落在樹葉間、石棱上,在每一個角落跳躍著,就像火苗,點燃了一切生機。它給小草送來翠綠,給花兒帶來芬芳,世界因它而鮮活起來。

忽然間,我想到了這樣一句話,“陽光在那位賣牛奶的小姑娘臉上流淌,讓她的臉變得紅撲撲的,像蘋果一樣誘人可愛。”我感歎著造物主的神奇、陽光的美好。它將一切都變得那樣美麗,哪怕是塵埃都會因它的存在而雀躍,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梵·高的《向日葵》永不褪色;為什麼尼采到了晚年不論如何困苦不堪,卻從未停下對陽光的讚美、對生命的熱愛。陽光是生命的希望,是生命動力的源泉,是生命的奇跡。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

(指導教師:寧赫)

[評 點]鄭文龍

本文描寫細膩,語言靈動,充滿了哲思的光彩與青春的活力。

題記“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是20世紀初俄國著名詩人巴爾蒙特在《我來到這世界……》一詩中的詩句。巴爾蒙特一生執著於太陽的崇拜,自稱為“太陽的歌手”,以太陽為題材的作品成為他創作的高峰。作者恰到好處地引用了點題的詩句,奠定、烘托了全文抒情描寫的基調與氛圍,如此篇首可稱“鳳頭”。其次,作者重點描寫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形象,表現了陽光在“秀峰”自然山水中的嫵媚多姿與交相輝映。其間大量運用擬人與情態描寫,賦予陽光與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神態風情,委曲婉致可謂文章的“豬肚”。最後,文章以梵·高的繪畫、尼采的哲思深化了對陽光、生命的理解,使得文章主題更加充實、立體,堪為全文的“豹尾”。文章的精巧構思與物態描寫皆有可觀,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