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空前,莫言絕後

本期特別策劃

作者:馮誌偉

【事件·人物】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諾貝爾委員會給他的頒獎詞為:(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曆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謨業,生於山東高密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一係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莫言在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2007年問鼎中國作家實力榜第1名,2011年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其代表作主要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酒國》、《生死疲勞》、《蛙》等。

【作文試題一】

閱讀下麵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在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對於他獲得提名,輿論眾說紛紜,也有一些人對他提出質疑。對此,莫言說:“感謝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謝那些批評我的朋友。我終於得到了一個把自己放在眾聲喧嘩之中的機會。持續半個月之久的網絡大戰,也是認識自我的最佳機會,讓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讓我知道了有哪些寶貴的東西需要堅持、發揚。”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莫言的話共有三句,也表達三個方麵的意思,每一句話都可以作為立意的切入點。

“感謝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謝那些批評我的朋友。”這句話可立意的角度有:

1.心存感謝。那些支持或批評過你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對你的人生曆程產生過一定的影響,或許都是你的朋友,所以要感謝他們。莫言的這句話正體現了這個觀點,感謝支持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不孤單;感謝批評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不盲目。

2.朋友與敵人。不要認為隻有那些給予你支持與幫助的人才是你的朋友,而能把那些批評你的人看作朋友,才更能彰顯你的可貴品質。那些批評你的人往往能讓你盲目膨脹的自信心和虛榮心冷卻下來,很多時候更磨礪了你的堅強意誌。

3.寬容胸懷。莫言的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他的氣度與胸襟,這是一種大度,一種寬容。尤其是麵對批評,他泰然處之,這種態度和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莫言的這句話讓我們警醒與反思。

“我終於得到了一個把自己放在眾聲喧嘩之中的機會。” 這句話可立意的角度有:

1.贏得關注。莫言巨大的文學成就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並最終獲獎。而莫言獲得提名時的眾說紛紜,正是莫言成為眾人矚目焦點的具體表現。出類拔萃之人必然會贏得關注,也必然會招來一些捧棒之聲。

2.把爭議看作機會。莫言把自己這次招來的眾聲喧嘩看作是自己贏得的一次機會,心態平和。

“持續半個月之久的網絡大戰,也是認識自我的最佳機會,讓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讓我知道了有哪些寶貴的東西需要堅持、發揚。” 這句話可立意的角度有:

1.認清自我。一個人最難得的品質就是認清自我,清楚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清楚自己追求與堅持的方向,這樣的人生才會日臻完美。莫言在持續半個月的網絡大戰中沒有妄自尊大,也沒有妄自菲薄,反而更加清楚地認識了自己。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2.彌補不足與堅守自我。俗話說“樹大招風”,其意如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莫言在如此情況下沒有迷失自己,而是認識到了自己的優缺點,這樣就知道了自己該如何揚長補短了。

總的說來,這個材料是莫言對其獲得提名引發爭議的反應,綜合整體材料,亦可麵對質疑、從冷靜看待問題、善待每一個關注自己的人等角度進行立意。

【作文試題二】

閱讀下麵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接受采訪時他說:“我是得了獎,我想十分鍾以後我就非常冷靜,我就知道繼續該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