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裏應外合(2 / 2)

但是城外的叛軍圍了好幾層,數萬大軍,如果想要派人出去求援,除非能長了翅膀飛出去。

朱大典不是什麼鳥人,也不是神仙,自然飛不出去,隻好對著城外的洶湧的叛軍長籲短歎,祈求蒼天保佑,朝廷能夠早日知曉自己被圍,組織援軍來解圍,不然自己還真的不知道能撐多久。

由於憂心忡忡,朱大典一晚都難以入睡,直到天將亮的時候,朦朦朧朧間正要睡著,卻忽然聽見城外一陣震天般的喊殺聲,頓時一個激靈坐了起來,忙喊來衛兵,詢問發生了何事。

衛兵告訴朱大典,守城將士報告說城外叛軍正和一支官軍激烈廝殺,諸城守將丁奎請示是否出城接應官軍援兵。

援兵?哪裏來的官軍?

朱大典一聽,連忙匆匆披上衣服,邊走邊扣衣襟,一邊說道:“叫醒其他將軍,趕緊去看看!”

衛兵連忙應聲領命。

來到城頭上,此時天色已是微亮,遠處天邊現出了一道曙光,在這寒冷的冬晨,分外讓人覺得溫暖。

隻見城下綿延數裏的戰場上,成千上萬精銳的官軍正在和孔有德的叛軍激烈廝殺著,孔有德雖然部眾數萬人,但卻仍被官軍殺得招架不住,開始出現頹敗的跡象。

朱大典不禁大喜,樂得一拍手掌道:“好!真是天助我也!朝廷大軍來援!傳令下去,馬上準備出城接應援軍!”

諸城參將丁奎一聽,忙應聲道:“遵命!”

說罷正要召集士兵們出城,朱大典又叫住了他:“等等!城外這支官軍如此勇猛,可知是哪支兵馬?莫不是祖大成祖總兵的遼軍?”

除此之外,朱大典實在是想不出附近還有哪支兵馬,勇猛善戰,而又來的這麼快。魯軍精銳幾乎都聚集在諸城了,其他地方的衛所兵戰力糜爛不堪,別說主動進攻叛軍了,就是半路遭遇了,隻怕也是落荒而逃的貨色。所以除了登萊一地的祖大成部遼軍,朱大典實在不知道還能有哪支軍隊來援。

丁奎搖了搖頭,說道:“撫台大人,他們的將旗上寫著一個曹字,難道是山海關總兵官曹文詔的兵馬?”

“曹文詔?”朱大典愣了下,隨即點點頭,曹文詔能征善戰那是出了名的,甚至有人譽之為當朝第一良將,看來所言不虛。

但是,曹文詔遠在山海關,怎麼可能一下子跑到山東諸城來了呢?

不過,現在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朱大典很快揮手讓丁奎去召集兵馬,準備出城接應援兵。

朱大典又吩咐左右:“傳令:命劉良佐、柯凡、宋慶宇等率部與丁奎一同出城,接應援軍!”

很快,劉良佐等人便點齊兵馬,列隊城門後的街道上,準備出城接應。

劉良佐,字明輔,山西大同左衛人,因常騎一匹雜色馬,人稱花馬劉。

劉良佐早年曾習武,十來歲時即投身軍營,作戰勇敢過人,但劉良佐為人城府較深,亦比較貪財,故軍中將領大多不願與之深交。尤其是在其弟弟劉良臣跟隨祖大壽在大淩河城欲投降韃子而被墨離殺掉的事情被披露出來後,同袍們對他的態度也未免多了一份鄙夷。

劉良佐在軍中不受待見,但好歹也沒有受到弟弟的牽累,如今仍然是濟南參將,此番朱大典調兵平叛,他也在朱大典提調之列。為此,劉良佐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次平叛作戰中表現出出色的才能,立下戰功,以證明自己。

朱大典知道這一戰很關鍵,要是不能一舉將叛軍剿滅或者擊敗在城下,到時隻怕想憑城固守也是不能夠的了。

朱大典走到眾將麵前,大聲道:“諸位將軍!全體將士們!這一戰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不但將決定我們的生死,並且也將決定全城百姓父老的生死!所以,此戰有敵無我,有我無敵!”

“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眾將士跟著大吼道。

“弟兄們不必害怕,因為我們的援軍就在城外和叛軍交戰!援軍來了!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了!殺敵!殺啊!”朱大典說著,翻身上馬,拔出佩劍指著城外大喝道:“弟兄們!大家都隨本撫殺出去!”

諸城的城門緩緩打開,朱大典率著劉良佐、丁奎、柯凡、宋慶宇等將領以及五千將士殺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