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襄陽告急【求訂閱】(2 / 2)

被擊敗的農民軍見勢不妙,因意見不合分作了兩部,一部以高迎祥、羅汝才、李自成等人為首,自平陽府北上,轉戰山西、陝西。

而另一部分農民軍則在王嘉胤、王自用、張獻忠、惠登相等人的率領下,紛紛經南陽、汝寧轉向湖廣逃竄,目前已經流竄至德安,渡過漢水,向襄陽奔去,大有圍攻襄陽之勢。

王嘉胤等農民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橫掃了幾府十餘州縣,裹挾了許多流民災民,隊伍像滾雪球一般不斷壯大,目前已經發展到七八萬人,聲勢浩大。

盧象升部下兵力不足一萬五千人,無法分兵追擊,當初農民軍分兵時,因擔心農民軍北上會威脅京畿地區,所以盧象升決定全力追剿高迎祥和羅汝才、李自成等人,另外向朝廷請求另派精兵追擊王嘉胤的流賊。

雖然盧象升打了好幾個勝仗,可是卻沒有能夠徹底剿滅農民軍,還讓他們分兵兩路,變得遙相呼應了起來。

崇禎對此十分不爽,開始還嘉獎了幾次盧象升,說他領兵有才能。可才沒幾天,又讓農民軍南北齊進了,心裏如何能痛快。

襄陽府的求援奏章已經飛到了禦前,可是崇禎卻似乎抽不出哪支兵馬前去剿賊。

山東、登萊那邊前幾天倒是有好消息傳了來,說是朝廷大軍已經收複了膠州、即墨、萊陽等地,可是隨著捷報來的還有一個噩耗:監軍太監高起潛死了!

崇禎當時就異常震驚,然後是震怒,數萬大軍居然還保護不了一個監軍太監,難道新遼軍還有魯兵都是飯桶不成!對了,還有遼東祖家。

這麼多兵馬居然還讓高起潛陣亡了,這讓崇禎有點難以置信,也難以接受。高起潛自進宮以來,一直表現得相當出色,尤其是關於兵事戰策,每次召對他都答得頭頭是道,因而崇禎才對他相當寵信。

可是這次監軍高起潛竟然死了,奴才好找,可像高起潛那樣乖巧聽話的奴才可就不多了。

另外,崇禎還注意到朱大典和盧漢章的兵報上還屢屢提及到了墨離,言稱諸城大捷、萊陽大捷等大戰中,墨離都居功至偉,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就讓崇禎有些不太明白了,當初高起潛獻計讓祖大成統率墨離一部共同出征平叛,目的就是讓祖大成壓製墨離,借機削弱、消耗甚至消滅墨離的實力,按理說,祖大成是不會讓墨離搶了風頭才對。

之前高起潛的兵報上也的確隻字未提墨離,崇禎都以為墨離已經被高起潛和祖大成二人玩死了,可誰知朱大典和盧漢章卻一再提起墨離所立的戰功,難道這高起潛的死還有什麼蹊蹺?

不過,不管如何,山東和登萊的形勢總算是一片大好了,據朱大典和盧漢章的奏報上所說,不日將可平定大局,希望他們沒有令朕失望。

群臣一時也想不出推薦何人領兵馳援襄陽,都不出聲,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如老僧入定一般。

“皇上,大捷!大捷哇!”忽然,一聲尖細的嗓音打破了這個沉默。

崇禎和百官不由得抬頭望向殿外,卻見那太監一路從午門奔到大殿,早累得氣喘籲籲,可是身上的興奮勁卻是一點也不減,嗓門嚷得極大,唯恐大殿內的皇帝聽不到一般。

殿外備值的是司禮太監王承恩,一聽是捷報,頓時露出歡顏,上前從那太監手中接過捷報,草看一眼,便立即奔進了大殿,欣喜的大叫道:“皇上聖恩,果真是大捷、大捷呀!”

殿內溫體仁、徐光啟、何如寵、畢自嚴、熊明遇等等一幹朝廷重臣見了王承恩這歡喜勁,無不頗感意外,要知道,王承恩是出了名的性子穩重,滿朝文武還真沒有見過他如此失態之時。

到底是什麼樣的大捷能讓王承恩這等內廷一號人物歡喜至廝,語無倫次?

“承恩,是何處捷報?可是孔有德那賊亂平定了?”崇禎知道王承恩向來穩重,城府沉穩,卻也歡喜成這樣,便知道一定是真的有大捷的消息傳來,忽然心中一動,難道是登萊的叛軍剿滅了?

想到朱大典日前的奏報,說登萊大局即將可定,崇禎就激動的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他已經坐不住了,竟然往殿下奔了過去,他迫不及待要看那捷報。

山東、登萊離京畿甚近,這孔有德、李九成之流竟然短短月餘時間便把兩地搗了個稀巴爛,崇禎心頭如何不火,這會自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確切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