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襄陽告急【求訂閱】(1 / 2)

孔有德被毛承祿一劍刺中要害,最終傷重不治身亡。

至此,鬧得沸沸揚揚的山東、登萊之亂,隨著賊首孔有德身亡,李九成、耿仲明、耿仲裕、毛承祿的被擒而落下帷幕,官軍取得了大勝,僅用了兩月時間便平定了這次叛亂,並且五大賊首無一漏網。

原本的曆史上,孔有德之亂前後一直持續了一年多時間,期間官軍與叛軍反複拉鋸,並損失了謝璉、徐從治、朱萬年等朝廷大員。直到崇禎五年的十月,朱大典、吳襄、祖寬、劉良佐等人才率領各路大軍攻進登州,並擊斃李九成。

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卻率領殘部經海上逃往蓋州,並於崇禎六年四月投降後金。並從此引發了大明軍將降金的熱潮,使得大明愈加孱弱,而後金實力則越來越強盛。

現在由於有了墨離這個異數,登萊之亂提早了一年時間被平定,使得民眾少受了許多戰亂之苦,最重要的是,沒有給後金輸入任何軍事實力。

叛軍俘虜多達五六萬人,如何安排解決這些人的去處,也成了一個問題。

對於那些願意加入官軍以及那些原本就是官軍的叛軍俘虜,朱大典經過挑選和審查後,將他們打亂建製,重新編入官軍,畢竟,山東、登萊兩地現在也是缺乏兵員,需要重組軍隊維護穩定。

這一部分人一共有一萬一千人,其中大部分被編入朱大典的魯兵,以及登萊兩府的駐軍。新遼軍和遼東祖家各補充了一千兵員,其他的基本上都分配到山東和登萊了。

原登萊巡撫孫元化,在孔有德南下之時,有感於老巡撫以前的收留之恩,便將他釋放出城。

孫元化出城後,前往萊州,本想繼續向朝廷請求招撫孔有德,使其不再叛亂,但不久便被錦衣衛帶走,押回京師候審。

抓捕孫元化之後,朝廷又任命謝璉為登萊巡撫,徐從治為登萊總兵。

攻下登州後,謝璉和徐從治也將從萊州搬到登州履任。

隻待朝廷的封賞一下,朱大典、祖大成、曹變蛟和墨離等各部將各自歸建製,該回哪還回哪去。

在朝廷旨意下來之前,這些叛軍俘虜還得安排好,免得再生禍亂。

除了收編的那一萬一千俘虜,尚有五萬兩千人,這些人如果不安排好去處,沒有糧食果腹,很容易又再次聚眾造反。

不過這些人當中大多數都是登萊和山東兩地的百姓,有不少人在本地還有家室,對那些被脅迫從賊的,沒有犯下什麼大罪惡的,朱大典、墨離承諾過可以讓他們回家種田,不再追究。

在發了一筆銀兩給他們做遣散費後,這部分人不少,共有三萬七千餘人,因此這筆遣散費用也很是龐大。

好在從叛軍中也繳獲了不少金銀之物,反正這些銀子本來就是從百姓中搜刮來的,現在拿來給他們維持生活,倒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最後一萬五千人,墨離經過和朱大典等人商量後,打發他們去陵川讓當地官府安置。

至於李九成、耿仲明和毛承祿等賊首,自然是要押解進京,獻俘闕下的了。這個工作由祖大成率領本部人馬負責押解,等獻完俘,祖大成和吳三桂等人就直接回寧遠了。

墨離對獻俘沒有任何興趣,也根本不想進京麵聖,所以便也不和祖大成去爭這個在別人看來千載難逢的機會。

經過對幾個賊首的分開審訊,盡管毛承祿沒有承認,但是墨離卻也猜到了他為什麼要阻止孔有德他們投降官軍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毛承祿暗中和韃子有勾結,知道自己的事情容易敗露,而朝廷一旦得知,定然不會輕饒了他,所以他才百般阻止孔有德歸降官軍,甚至不惜親手殺了孔有德。

不過這些事情墨離已經沒有興趣知道了,也不想深究其中的秘辛,反正這些事有朝中袞袞諸公操心。而他該操心的人,則在陵川城。

墨離本來想告個假回陵川去看看林果,還有自己那剛出世還沒見過麵的兒子,不知道他長得像誰呢?

但是想到現在崇禎對自己不待見,現在這個時候還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於是便在登州耐心的等待皇上的聖旨。

北京,紫禁城。

太和殿裏,崇禎眉頭緊皺,心事重重。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羅汝才、張獻忠等人的十餘萬大軍在懷慶府和衛輝府一帶與盧象升率領的官軍遭遇,連戰數場,被盧象升打得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