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受挫(2 / 2)

這六千多人,雖然有一大半都是南下湖廣以來招募的流民災民,基本上沒什麼戰鬥力,但梅園鎮這個地方地勢險要,而且隻有一條山路可通過,兵力再多也無法鋪開,所以劉希堯別說帶著六千拿著刀槍的流賊鎮守,就是帶著六千隻豬攔在這,曹變蛟的官軍一時半會兒隻怕也不好過得去。

劉希堯選的這個地方的確是打阻擊的好地方。隻見兩邊青山相對出,荊棘遍布,怪石嶙峋,常人想攀爬都很難。何況劉希堯還在隘口布置了十多門火炮,兩邊布滿弓箭手和火銃手,嚴陣以待。

曹變蛟率領大軍趕到梅園鎮隘口,見劉希堯的流賊據險而守,防守嚴密,頓覺不妙,試著發起了幾次進攻,均被流賊擊退,當下不再冒進,後撤七裏紮起了營寨,準備商量破敵之法。

墨離聽說曹變蛟攻擊失利,表情卻很平靜,起碼沒有喜怒形於色,隻是淡淡的說了句:“知道了,讓小曹注意賊兵,不要隨意強行出擊,以免損兵折將。”

一路南下以來,處處百業蕭條,民眾舉步維艱,便是湖廣之地,向來都是天下糧倉,在如今接連幾年的大災荒之下,再加上各級官府的盤剝,百姓的日子也是不好過。

王嘉胤、王自用等流賊南下後,有如蝗蟲過境,十室九空,多少難民暴屍荒野,血染大地?流賊發展迅猛,那是因為他們講所遇到的青壯男子都抓起來充入隊伍,否則就是一刀。老百姓逃走不及,又活不下去,隻好加入流賊,反過來又和別人一起去搶掠其他的百姓。

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流賊隊伍越來越壯大,成分也越來越複雜,真應了那句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流賊隊伍裏現在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不一而足,既有難民、災民,也有盜賊土匪,綠林強盜,還有投降的明軍。

隊伍的性質也完全變味了,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毫無章法的搶,肆無忌憚的殺。

一開始,王嘉胤等人是為了反抗官府的逼迫,為了活路而聚眾起義,那時候的農民軍多少還有點紀律性,一般隻和官兵作戰,隻搶官府富戶,不會淫掠百姓。但是隨著隊伍人數越來越多,成分越來越複雜,王嘉胤也開始控製不了下麵的人了。

因為人多了,糧食消耗就多,有時候和官軍又打不過,你不搶這麼多人吃什麼?而一旦搶開了,情勢就不容易再控製了,嚐到了搶掠的甜頭的部下便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搶官府,搶富戶,搶平民百姓,瘋起來連女人小孩也不放過。

王嘉胤開始還想控製約束一下部下的行為,但是已經搶瘋了的部下已經沒有人願意收手,甚至有人都開始對他陽奉陰違了,無奈之下,王嘉胤也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搶!搶他娘的!反正不搶就活不了。

墨離自率軍進入信陽地界以來,一路上便不時見到路旁有無數的難民跌跌撞撞的逃命,哀鴻遍野,十裏啼血,可見流賊在湖廣之地為非作歹,為禍之烈。

湖廣一地,北部多平原,水土肥沃,適合大麵積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南部則大多山地,也可以發展種植雜糧,如果能將湖廣一地經營好了,至少能養活大明十分之六的人口了,那樣造反的人就不會再有多少,隻要能活的下去,誰願意冒著被殺頭的凶險去造反呢。

但是自己隻是一個征寇總兵官,隻有指揮部下征剿殺敵的權力,而沒有行政管理民眾的權力,如何才能名正言順的主政湖廣,發展生產呢?

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走馬上任成為湖廣巡撫或者總督,那樣才能對湖廣一地的軍政掌握發言權。

崇禎對自己極度不信任,而且自己又是個武將出身,還是不聽話的武將,崇禎怎麼可能把湖廣這個天下糧倉交給自己掌管?而且大明以文抑武,巡撫、總督一般都是由文官充任,武將升總督的目前還沒有先例。

墨離想要成為湖廣巡撫或者總督,照常理說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但是墨離已經迫切需要獲得湖廣總督這個權力來為下一步鋪路。如果不能獲得更大的權力來發展生產,發展國力,那麼將會有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死於饑餓災荒,到時國內流賊四起,江河破碎,內鬥猶不休,又怎麼繼續抵抗野心勃勃的後金八旗的鐵蹄。

大明積重難返,已是到了破而後立的時候了。

墨離在等一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