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排隊槍斃(1 / 2)

上千騎馬的馬賊當下一起發動衝鋒,數千隻馬蹄擊打著泥土地麵,揚起一陣陣塵煙,陣勢看起來還是蠻嚇人的。

馬鴻秉見董丹強也不含糊,帶著上千弟兄們就衝了上去,心想這廝倒是個人物,知道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難怪虎頭山近年來發展這麼快。

回回們見董丹強等上千馬賊氣勢不凡,率先衝了上去,不由得大是振奮,嚷嚷著“殺漢狗,殺漢狗!”也向著官軍衝了過去。

最前麵的都是年輕的白帽回回,他們手中都拿著大刀,張牙舞爪的看起來十分的凶悍,嗷嗷叫著跟在馬賊後麵衝了上去。

周遇吉見這些寨兵回回和馬賊們居然不怕死的衝出寨門,主動朝自己攻擊過來,不由得連連冷笑,喝令部下列陣,以三段擊法的陣型迎戰。

所謂三段擊法,即火槍隊先分三排,第一排射擊完後第二排射擊,第二排射擊時則第一排和第三排交換位置,到後方裝添火藥等,第二排射擊完後再第三排射擊,第二排同開始的第一排交換位置,補充彈藥,第三排射擊完後再由第一排射擊。這樣一來會循環間隔的時間大大的縮短了。

這個當然也是墨離的傑作了,當時的明軍還大多都沒有意識到這種戰術的好處,基本上都是手忙腳亂一齊裝填彈藥一齊擊發。而由於每個人的技術和素質不同,每個人的裝填發射通常都是雜亂無序的。

但是當時的火繩槍射擊完後要經過放入火藥,放入鉛丸,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鉛丸和火藥,再點燃火繩瞄準敵人,射擊完後偶爾要清理槍孔,所以放一槍大約要一分鍾,(燧發槍則為半分鍾,熟練的隻要15秒左右)。

而射擊完後的間隔時間裏,近距離作戰的敵人就會衝鋒(尤其是騎兵,所以當時明軍在對陣韃子騎兵的時候常常是大敗而走),而火槍隊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墨離第一次在和金兵作戰的時候,見到部下因為擊發時間長短不一、雜亂無序而被金兵衝過來殺死許多,那時候他就開始考慮如何增強火槍兵的戰力。

後來從德國人雷洛那裏獲得了先進的燧發槍,雖然射擊速度提高了不少,但是在麵對騎兵衝鋒的時候仍然處於下風,尤其是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時候,火槍射擊密度不足將很難抵擋騎兵的衝鋒。

後來在登州平定**之後,有一天在訓練士兵射擊的時候,墨離猛然想起前世在一個軍事論壇上看到的什麼三段擊法,於是便組織士兵訓練這種戰術。

但是沒多久之後就奉命南下湖廣剿滅王嘉胤的流寇叛軍,長途行軍也沒有什麼時間進行大規模訓練,部下訓練未成熟,也沒有進行過實戰檢驗,不知效果如何。

這次進剿馬家寨子,墨離決定拿這些寨兵來檢驗三段擊法的威力和士兵訓練的成效,於是周遇吉便命士兵迅速排成三排,準備以實戰檢驗新戰術。

董丹強感覺有些不對勁,怎麼這些官兵還是不慌不忙的排著隊,一行行,一列列,甚是整齊,看起來很是好看。難道還有什麼名堂?

董丹強心裏猛地一突,但是這個時候說什麼也不能往後退的了,管他是哪裏的官軍,管他有沒有名堂,待會隻要弟兄們速度快點,衝上去一番衝殺,相信那幫官軍必然落荒而逃!

而且瞅著那幫官軍裝備挺好,董丹強不由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好像老光棍乍然見到了一群二八年華的美貌佳人一般——那可都是錚亮的火槍啊!

這次若是能搞上千把條火槍,再弄幾百把上好的長刀,自家就有底氣招兵買馬了。在這長陽一畝三分地,咱老董可就是跺跺腳大地震三震的人物了哇!

流寇也好,土匪也好,地方的豪強也好,講的就是實力,誰實力大誰就能活下來,誰就能搶到更多的好東西!

到時手下若是有了一萬幾千人馬,別說什麼馬家寨子、長陽縣城,便是整個荊州府地界,咱老董也不見得怕他誰來!

這年頭就槍就是草頭王,手下有人咱心裏就不慌!

老早就想擴充手下的董丹強自然不會放過官軍上好的裝備,好像看見了美人寶物一樣兩眼放光,大聲道:“弟兄們!給我衝啊!殺啊!”

上千馬賊呼嘯而來,官軍卻仍然沒有半點騷動,那士兵仍按著軍官的口令機械的做著重複的動作,前排的士兵已經裝填好彈藥,端平了燧發槍,槍口對準狂衝過來的馬賊。

“準備!”

處在隊伍最前麵的三百火槍兵立即端正手中的燧發槍,眼睛眯成了一條線,瞄準著迎麵而來的馬賊。

“開槍!”

在馬賊進入射程後,前排的火槍兵立即扣動板機,立時點燃的火石扣入藥室,“噗哧”一聲引燃了裝有火藥的藥室,隨後“砰”的一聲,裝填在銃管裏的鐵彈發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