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京城告急(2 / 2)

崇禎忽然眼睛一亮。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更何況崇禎貴為天子?有生的機會誰會不珍惜?

眼看城破在即,危在旦夕,崇禎實在不甘心,他不願就這麼死,更不願死後還要背負亡國之君的萬世罵名,對李自成的條件,他心動了。

他很想答應李自成。自古以來,都有君王忍辱負重一雪前恥的例子,想當年勾踐為了複國,連胯下之辱都能忍受得了,臥薪嚐膽十數年,終於一雪前恥,而現在,自己不過是接受李自成的脅迫,暫時封他為王而已,相比之下,又算得了什麼呢?

反正哪怕就是先拖住他也好,等湖廣總督墨離的新遼軍到了,再讓墨離收拾李自成好了。

但是,大明自立國以來,便有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的規矩,還有異姓不得封王的祖訓在。一但答應李自成這些條件,崇禎同樣得背負無盡的罵名。

這一條條祖規就象一座座大山壓在崇禎頭頂。

然而不答應大明便要亡國。

崇禎實在是兩難抉擇。

“宣內閣覲見。”良久,崇禎歎了一口氣,對王承恩說道。

不多時,內閣首輔溫體仁以及輔臣周延儒、徐光啟、何如寵、錢象坤等人魚貫進入乾清宮,來到崇禎的病榻之前,跪拜山呼:“微臣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免禮。”崇禎在王承恩的扶助下,吃力的撐起身子,焦慮的說道:“現今京師情急,眾位愛卿有何見解可救危難?”

溫體仁等人不敢說話。張洋帶來的李自成的條件他們俱都已清楚,同時也很清楚崇禎這個時候叫他們來,其實並不是真的要問計於他們,而是隻想要給自己的決定找一個心理安慰,可以讓他過得了自己的那一關,以幫他下最後的決心。

又或者說,崇禎是在找一個替死鬼。

崇禎逼視著溫體仁,焦急的說道:“溫卿既為首輔,難道就沒有什麼建議嗎?”

溫體仁慌忙跪伏在地,一個字也不敢說。

崇禎喘了口氣,咬著牙說道:“你說啊,隻要你說出來,朕即下旨照辦。”

崇禎這樣說,誰還能不懂他的意思?但溫體仁不敢說,叩首伏地,久久不起。

他非常清楚,隻要他開口提議接受李自成的條件,崇禎一定會同意。

事實上,崇禎也是這樣想的。但苦於祖訓的嚴令,崇禎不能違背。

但要是由下麵的大臣特別是首輔這樣的重臣提出來這樣的建議,他崇禎心裏就會好受不少,這樣日後他至少可以說,這是聽從了下麵大臣的建議才接受了李自成的條件的。

溫體仁心裏明白,隻要他開口,崇禎就會接受,京城的危難馬上也就會解除。

但他溫體仁就得背上所有罵名,為天下人所指摘,甚至比當年袁崇煥在刑場淩遲受死還要被百姓辱罵更慘,就算死後亦要遭世人唾棄。

而且李自成一旦退兵,肯定就是他性命不保之時。崇禎絕不會憐惜他這顆棋子的。

崇禎見溫體仁伏地不語,不禁怒火中燒,他轉頭對王承恩說道:“去跟張洋說,朕即定計,有旨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