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皇位之爭(2 / 2)

於是,圍繞誰來當皇帝的問題,南京六部的官員是針鋒相對,各持己見,一時間誰也無法拿出一個統一的意見出來。

而各方人物,也在暗中活動,爭取自己的主張能獲得更多的支持。江南半壁江山中,暗流湧動,誰都在暗暗較著勁。

在南京各方勢力暗自較勁的當兒,遠在湖廣襄陽的墨離在率領軍民大祭大行皇帝崇禎和周皇後之後,隨即宣布大軍北伐,征討李自成逆賊。

墨離派關鋒率軍五萬直撲南陽,半月後收複南陽府十餘州縣。同時,曹變蛟亦率兵收複汝寧。兩人合兵後繼續朝河南腹地挺進。

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又派郝搖旗等人率兵攻取天津、河間,南下山東。

另外,又派劉宗敏率兵進攻薊門和山海關,欲攻下遼東。

山海關守軍大部分被總兵曹文詔帶到京畿勤王,卻被打得敗退河間,山海關留守的兵馬隻有三千,薊門、昌平一帶兵力亦十分空虛,想來很快便會被劉宗敏攻下。

逃到天津的劉良佐和左良玉不敵郝搖旗,繼續南逃。得知崇禎吊死後,兩人更是軍心大亂,隻能勉強率領殘部欲逃往南京,擁立新帝。

敗退到河間的曹文詔和朱大典先劉良佐、左良玉一步逃往濟南,濟南是朱大典的地盤,到了濟南,朱大典重振旗鼓,收攏殘部,準備在山東與李自成的大順軍決戰。

為此,朱大典親自上門,勸說曹文詔留在山東,與自己一起抵抗賊軍。

但是曹文詔聽說墨離在湖廣大祭大行皇帝崇禎,之後又發兵攻打李自成大順軍盤踞的汝寧、南陽等地,並取得了勝仗之後,思慮再三,曹文詔決定率兵西去,欲與墨離彙合,歸還建製。

朱大典苦留不住,隻得放他離去。

後來,劉良佐和左良玉均率部逃到濟南,劉良佐曾是朱大典麾下,於是在朱大典的勸說下,兩人所部均歸在朱大典麾下,一起駐守濟南。

朱大典得到劉良佐和左良玉兩部人馬加盟,後來又收編了不少被大順軍打散的潰兵散卒,包括祖大成麾下的劉澤清等人的殘兵,一時成了北方實力較大的大明遺臣,在山東擁兵十二萬,組織軍民依黃河據守,嚴防大順軍南下。

朱大典在山東大張旗鼓整訓軍隊準備迎戰大順軍南下的時候,這時,朱常洵卻派人找上門來了。

原來,朱常洵得知南京六部留守官員均為東林黨人把持後,深知自己為東林黨人所忌憚,在這個時候他們肯定不會支持自己繼位。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東林黨人一旦擁立別人登基,那麼自己也就成了最大的潛在威脅,因為自己本來是最有希望繼位的人選,別人一旦即位,肯定會提防自己,說不得還會不擇手段的除掉自己。

所以,朱常洵童鞋決定不能坐以待斃,他要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