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基是中山王徐達的直係後人,世襲魏國公,萬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襲,僉書南京軍府。三十五年協守南京,領後府。三十七年四月提督操江,主管南京長江巡防軍務。
朱常洵之所以任命徐弘基為首輔,大約也是因為以徐弘基為首的南京勳貴集團勢力極大,而他朱常洵實際上不過是一個流亡的藩王,封地衛輝早就被大順軍攻陷,現在雖然繼位稱監國,但卻仍然屬於無根的浮萍,在根基未穩之前,他必須拉攏住這些勳貴集團支持他。
這些墨離一點都不感到意外,在他看來,南京的這些種種鬧劇都與他無關,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把保住華夏血脈、重振漢室河山的希望寄托在這些人的身上。
但有一點卻讓他感到意外。先是朱大典派人來拜訪他,並轉達朱大典的意思,希望他能表明態度擁立福王。
結果墨離以外臣不便幹涉、自己要領兵征討逆賊為由推搪過去了。
但是過了沒多久,福王朱常洵就順利登基了。並且,讓墨離感到意外的事情就來了:朱常洵冊封他為振湘侯,仍總督湖廣軍政。
王侯將相,大明規定,異姓不得封王,所以,這封侯對一般臣子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再上一級就是國公,比如魏國公徐弘基。國公就是臣子能獲得的最高爵位了。
但是徐弘基的魏國公是世襲的,大明除了開過那幾個功臣,在往後能夠受封為國公的還真沒幾個。
所以墨離感覺有些意外,看來朱常洵這老小子為了拉攏自己還真是能下本,要知道馬士英、朱大典等人積極擁立他的從龍之臣都沒有封侯呢。
但是,這事情看著怎麼有那麼一絲絲詭異的感覺呢~
墨離坐擁湖廣以及江西一部(朱常洵暫時還沒有任命新的江西巡撫,也沒有要墨離麾下兵馬撤出江西的意思,等於是默認了目前墨離在江西的施政)。而且自從大行皇帝駕崩後就第一時間為崇禎祭奠發喪,並積極征討李自成在陝西、河南的地盤。
加上墨離麾下戰將如雲,擁兵數十萬,實力非同小可,朱常洵為了拉攏他這個大軍閥,封他為侯似乎也無可厚非。
但是,問題是,墨離沒有為擁立福王登基出一點力,卻受到如此封賞,而那些有從龍之功的大臣們又豈不會眼紅?
也就是說,其實這個朱常洵無形中就已經為墨離樹起了許許多多潛在的敵人,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麻蛋,這個朱常洵童鞋絕對不是個什麼好鳥!哼,老子倒是要看看,你能玩出什麼花活!看看你比曆史上你那兒子朱由崧童鞋的弘光朝廷能不能撐多那麼一兩年。
對於朱常洵的封賞,墨離一笑置之,你玩你的,我做我的。
這天,墨離親率大軍進攻開封府,忽然接到信息,說是曹文詔率兵在衛輝境內與大順軍展開激戰。
為了以防萬一,墨離派曹變蛟率兵四萬趕赴衛輝,接應曹文詔。
同時猛攻開封,以牽製大順軍袁宗第的主力,策應曹文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