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手記——Mac
從小生活在城市,我對鄉村的記憶幾乎為零。但這不代表我對鄉村無所向往。最令我心動的有關鄉村的描寫來自高中時看到的由汪曾祺寫的一個短篇故事——《受戒》,裏麵曖昧不明的兒女情長在美麗山水的映襯下愈發顯得動人。那時我就想,美好的戀情要有完美的環境襯托方顯美好。城市的風景與鄉村截然不同,其山山水水都是經過加工與修飾的,美麗有餘,韻味不足。不是沒有幻想過“桃花源”式的田園風景,不是沒有期盼過“小橋流水人家”般的恬淡生活,然而我現在依然固守在這個我一直長大的城市裏。不是對這裏沒有抱怨過,以前上學放學,現在上班下班麵對“擁擠的交通”之時,那種“好想舉家遷移”的念頭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我。有人曾經問我,是不是對這個城市有太多的愛所以離不開?我很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我發現,我不想簡單地用“愛”或者“恨”這麼極端的字眼來描述我對它的感受與心情。這個城市見證了我太多的感動,太多的憤怒以及太多的故事。那些看似雲淡風輕,不痛不癢的點點滴滴原來早已刻骨銘心,難以磨滅。而離開就等於割舍過往所有的一切,而我自知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沒有這等勇氣來割斷這種“羈絆”。正如《欲望都市》女主角凱莉談到紐約這個城市與自己的關係之時說的那句名言:“I’m not done with New York”(“我與紐約之間的故事還沒完呢”),我的心情也是一樣。
從多年前的《巴黎,我愛你》,去年的《紐約,我愛你》到今年的《成都,我愛你》(又名《好雨時節》),據說有一部《上海,我愛你》正在籌劃當中,城市,這是一個道不完的話題。不息的車流,或冷漠或呆板的麵孔,肮髒的窄巷,這似乎是用來表現城市慣用的元素,每個城市都有自己不堪入目的一麵,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故事還是非常激動人心的,因為通過這些喜怒哀樂,我們觸摸到浮華麵紗下城市那顆柔軟而敏感的內核。說到底,城市的故事就是人的故事。
“CR之星”
小編們這個月從眾多的讀者調查表和來信中抽取了10名幸運讀者(名單如下),他們每人將獲贈2010年7月號的CR一本。祝賀他們!
韓文濤(黑龍江)、王海麗(河南)、高新利(陝西)、王書萌(陝西)、羅玨(湖北)、徐薇(湖北)、黃孔清(廣東)、黃露露(安徽)、邵康(湖北)、江帆(湖北)
辭海拾貝
陳應波(廣東):
Love has no other desire but to fulfill itself. To melt and be like a running brook that sings its melody to the night. To wake at dawn with a winged heart and give thanks for another day of loving.
—Kahlil Gibran
白麗娟(河南):
The art of being yourself at your best is the art of unfolding your personality into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be gentle with yourself, learn to love yourself, to forgive yourself, for only as we have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 ourselves can we have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 others.
—Wilfred Peterson